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泻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轮状病毒腹泻怎么治疗?

轮状病毒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肠道微生态调节、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轮状病毒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

1、补液治疗

轮状病毒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治疗方法。补液盐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对于轻度脱水患儿,可少量多次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脱水时需要静脉补液治疗,建议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

患病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进食米汤、米糊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腹泻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营养补充。

3、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减少腹泻次数。消旋卡多曲能抑制肠道分泌,缓解水样便症状。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

4、肠道微生态调节

轮状病毒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常用制剂包括酪酸梭菌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元如低聚果糖也可促进有益菌生长,改善肠道功能。

5、预防脱水

密切观察患儿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征兆。每次腹泻后补充适量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这些可能加重腹泻。如出现持续呕吐、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应注意休息,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尿布疹。家庭成员要勤洗手,做好排泄物消毒处理。患病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婴幼儿按时接种。如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什么病?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好发于婴幼儿。

1、病原体特征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其表面蛋白VP4和VP7决定病毒血清型。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稳定性较强,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托幼机构易引起暴发流行。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双糖酶活性下降引发渗透性腹泻。

2、典型症状

潜伏期约1-3天后出现水样蛋花汤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伴有喷射性呕吐和低至中度发热。病程早期可能出现呼吸道卡他症状,严重脱水时可表现为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症状通常持续3-8天,免疫功能低下者病程可能延长。

3、诊断方法

粪便抗原检测是主要诊断手段,采用胶体金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病毒抗原。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车轮状病毒颗粒。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便常规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需注意与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以预防和纠正脱水为主,轻中度脱水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Ⅲ。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消旋卡多曲能减少肠道分泌。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严重呕吐或脱水需静脉补液,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5、预防措施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国内现有单价和五价两种口服减毒活疫苗。日常需加强手卫生,患儿粪便需消毒处理。母乳喂养可提供被动免疫,婴幼儿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患病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年长儿可进食米汤、面条等低渣饮食。注意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皮炎,每次便后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脱水体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惊厥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程通常持续3-8天。症状严重程度与患儿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主要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食欲减退、腹痛、精神萎靡等表现。

1、水样便

轮状病毒感染最典型的症状是大量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粪便呈蛋花汤样,无明显黏液或血丝。这种腹泻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若不及时补液可能引发脱水。患儿排便时可能出现肛门周围皮肤发红、疼痛等刺激症状。

2、发热

多数患儿在病程初期会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持续1-3天。发热期间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3、呕吐

约80%的患儿在腹泻前1-2天会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样液体。呕吐可能导致患儿拒绝进食,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风险。呕吐症状通常在病程第3天左右逐渐缓解。

4、脱水

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重度脱水可能出现嗜睡、四肢冰凉、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需立即就医。

5、其他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如流涕、咳嗽等。病程中常见食欲明显下降,可能伴有阵发性腹痛,但通常不剧烈。婴幼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等全身症状,年长儿可能主诉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

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护理需注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饮食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优先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母乳喂养应继续坚持,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等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加剧、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适龄儿童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轮状病毒会发烧吗?

轮状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发热。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多数患儿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可能出现高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建议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防护。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低至中度,体温通常在38摄氏度左右,持续1至3天可自行缓解。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伴随症状包括水样便、呕吐、食欲减退等。患儿可能出现轻度脱水,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发热期间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

少数情况下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引起高热,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这类情况可能提示合并其他感染或存在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持续高热可能导致惊厥,需警惕神经系统症状。若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呼吸急促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轮状病毒感染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注意手卫生和排泄物处理,防止家庭内传播。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评估。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适龄婴幼儿按时接种。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轮状病毒腹泻能自愈吗?

轮状病毒腹泻通常可以自愈,多数患者通过补液和饮食调整可在数日内恢复。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轮状病毒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持续3至8天。发病期间机体免疫系统会逐步清除病毒,症状随之缓解。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和纠正脱水,可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选择低乳糖配方。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可适量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脱水或并发症,如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婴幼儿因代偿能力较弱更需警惕,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体征时应立即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早产儿病程可能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或静脉补液。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护理期间需做好手卫生和排泄物消毒。恢复期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适龄婴幼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若腹泻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血便,需排查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或其他肠道疾病。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颈肋 痢疾 软下疳 鼻腔异物 人格障碍 急性结膜炎 脐尿管囊肿 风湿性多肌痛 化脓性眼内炎 皮肤划痕性荨麻疹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