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你好,我家宝宝两周岁了,昨天下午开始有点发烧,后来去看了医生,配了点中药,到家后我给他服用了美林退烧药,可是半夜有开始发烧,我没给他再服美林可以吗?我觉得多服用退烧药不好。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发烧几度吃退烧药 揭秘小儿发烧需服用药物情况?

小儿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通常建议服用退烧药。

小儿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但体温过高可能引发不适或并发症。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时,可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方式处理。当体温达到38.5摄氏度以上,或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需考虑使用退烧药物帮助缓解。常用退烧药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体温中枢发挥作用。使用前需确认患儿无相关药物禁忌,如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制剂。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水分,避免穿着过多衣物影响散热。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发烧吃退烧药多久退下来?

宝宝服用退烧药后通常在30-60分钟开始起效,具体时间与药物类型、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有关。

退烧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常见儿童剂型起效时间略有差异。体温下降速度受发热原因影响,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服药后1-2小时体温可逐渐回落,而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可能需要配合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需保持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阻碍散热,每4-6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变化。

若服药2小时后体温未降或持续超过38.5摄氏度,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中耳炎等潜在感染。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两周岁宝宝流鼻血怎么回事?

两周岁宝宝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

鼻腔干燥是婴幼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空气湿度低或频繁抠鼻可能导致鼻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外伤如跌倒碰撞或异物插入也可能损伤鼻部血管。过敏性鼻炎患儿因鼻痒频繁揉搓鼻腔,易引发黏膜充血出血。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单侧鼻腔少量出血,可自行凝固,无明显全身症状。若出血量大或反复发作,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或鼻腔结构异常,建议完善血常规及鼻内镜检查。

日常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小孩发烧塞了退热栓还能吃美林吗?

小孩发烧塞了退热栓后通常不建议再吃美林,避免药物过量。退热栓与美林的主要成分均为解热镇痛药,重复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退热栓通过直肠给药直接吸收,起效较快,通常能维持4-6小时退热效果。美林为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作用机制相似。两者联用可能增加胃肠刺激、肝肾负担等风险,尤其对体重较轻的儿童更需谨慎。若退热栓使用后体温未明显下降,建议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

极少数情况下,如持续高热超过39℃且物理降温无效,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调整用药。此时医生可能根据患儿体重、年龄计算安全剂量,并监测肝肾功能。家长不可自行决定联合用药,避免掩盖病情或延误治疗。

儿童发热期间家长需保持其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排尿量等变化,若出现嗜睡、呕吐或发热超过72小时应及时就医。退热药物使用间隔应至少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同一成分药物使用不超过4次。所有用药需完整记录时间与剂量,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发烧吃了退烧药一直不退烧是什么原因?

小孩发烧吃了退烧药一直不退烧可能与用药剂量不足、药物未达起效时间、病原体耐药性、合并其他感染或非感染性发热等因素有关。退烧药通常需要30-60分钟起效,若持续高热需警惕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川崎病等疾病。

1、用药剂量不足

退烧药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若家长自行减量可能导致药效不足。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需使用专用量器,普通汤匙易造成误差。体温反复时需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2、药物未达起效时间

口服退烧药吸收需一定时间,体温下降通常需1小时左右。期间可采用物理降温辅助,如温水擦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可能引起寒战加重发热。

3、病原体耐药性

细菌性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对普通退烧药反应较差,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原体感染发热常持续3-5天,需配合大环内酯类药物。

4、合并其他感染

尿路感染、中耳炎等隐匿感染可能表现为持续发热。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排尿哭闹、抓耳等症状。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必要时需进行尿培养等检查。

5、非感染性发热

川崎病会出现持续5天以上高热伴草莓舌、皮疹等症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表现为周期性发热。此类疾病需风湿免疫科专科诊治,普通退烧药效果有限。

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皮疹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室内通风,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衣着宜宽松透气。退热贴可辅助降温但无法替代药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散热障碍。就医时需详细告知用药史、发热规律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因。

许瑞英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骨折 鼻真菌病 角膜变性 胡桃夹食管 肩胛骨骨折 慢性胃窦炎 皮肤真菌感染 食管重复畸形 非骨化性纤维瘤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