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glasgow昏迷评分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评分多少正常?

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是评估新生儿出生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在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进行。评分范围为0-10分,7-10分为正常,4-6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评分依据心率、呼吸、肌张力、反射刺激和皮肤颜色五个方面进行。

1、心率:心率是评估新生儿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正常新生儿心率应大于100次/分钟。若心率低于100次/分钟,可能提示存在窒息或心脏问题,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急救措施。

2、呼吸:呼吸是新生儿适应外界环境的关键。正常新生儿应具备规律、有力的呼吸。若呼吸微弱或不规则,可能提示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其他呼吸系统问题,需及时给予氧气支持或机械通气。

3、肌张力:肌张力反映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正常新生儿应具备良好的肌张力,四肢活动自如。若肌张力低下,可能提示神经系统损伤或肌肉疾病,需进一步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治疗。

4、反射刺激:反射刺激评估新生儿的神经反应能力。正常新生儿应对刺激有明确的反应,如啼哭或肢体活动。若反射迟钝或无反应,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需进行详细的神经学检查。

5、皮肤颜色:皮肤颜色反映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情况。正常新生儿皮肤应呈现粉红色。若皮肤苍白或青紫,可能提示缺氧或循环障碍,需立即进行氧疗或其他支持治疗。

新生儿评分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评分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新生儿的喂养、保暖和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亲子互动也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身体和心理发育。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脑溢血昏迷不醒还有救吗?

脑溢血昏迷不醒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干预。脑溢血昏迷不醒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瘫痪等症状。

1、手术治疗: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除血肿或修复血管。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通过直接清除颅内血肿减轻脑压,血管内介入治疗则通过导管技术修复破裂血管或栓塞动脉瘤。

2、药物治疗: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患者需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次,每日一次、甘露醇注射液250ml/次,每日两次和头孢曲松钠注射液1g/次,每日两次。这些药物有助于稳定病情,促进恢复。

3、康复训练: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和认知能力。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物理治疗通过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则针对患者的语言和认知障碍进行干预。

4、血压管理: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以防止再次出血。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次,每日一次。同时,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保持平稳的生活节奏。

5、预防感染: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患者需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脑溢血昏迷不醒的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豆腐等,避免高脂肪和高盐食物。适当进行康复运动,如床上肢体活动、坐位平衡训练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恢复效果。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昏迷或猝死病人呼吸道打开后应往里面吹多少毫升?

昏迷或猝死病人呼吸道打开后,每次吹气量应控制在500-600毫升,以确保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同时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误吸。心肺复苏CPR中的人工呼吸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吹气量需根据患者年龄、体型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成人每次吹气量约为500-600毫升,儿童和婴儿则需相应减少。吹气时应确保呼吸道畅通,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与胸外按压配合进行。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影响心脏回流和复苏效果,因此需严格控制吹气量和频率。

1、吹气量控制:每次吹气量应控制在500-600毫升,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误吸。吹气时需观察胸廓起伏,确保气体有效进入肺部。过度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回流,降低复苏效果。吹气频率应与胸外按压配合,每分钟10-12次。

2、呼吸道管理:在吹气前需确保呼吸道畅通,可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下颌法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防止误吸。吹气时需捏住患者鼻子,确保气体进入肺部而非从鼻腔逸出。

3、吹气频率与节奏: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与胸外按压的30:2比例配合进行。吹气时需保持节奏稳定,避免过快或过慢。过度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回流,降低复苏效果。

4、观察与调整:吹气后需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如无胸廓起伏,需重新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调整吹气角度和力度。吹气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复苏策略。

5、特殊人群处理:儿童和婴儿的吹气量需相应减少,儿童每次吹气量约为300-400毫升,婴儿约为100-150毫升。吹气时需注意力度,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肺损伤。特殊人群的吹气频率和胸外按压比例也需相应调整。

昏迷或猝死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吹气量和频率需严格控制。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提高心肺功能,降低猝死风险。护理过程中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脑干出血昏迷多久能醒?

脑干出血昏迷的苏醒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取决于出血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脑干出血昏迷可通过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脑干出血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外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出血量:出血量是影响苏醒时间的关键因素。少量出血可能仅导致短暂昏迷,通过药物治疗如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如尼莫地平注射液,患者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内苏醒。大量出血则可能造成长期昏迷,需结合手术治疗如脑室引流或血肿清除。

2、损伤部位:脑干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损伤严重程度直接影响苏醒时间。延髓损伤可能影响呼吸和心跳功能,导致昏迷时间延长。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营养支持如静脉注射氨基酸和葡萄糖,可帮助维持生命体征。

3、个体差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及并发症等因素也会影响苏醒时间。年轻患者恢复能力较强,可能苏醒较快。老年患者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较长。需加强护理,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4、治疗方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缩短昏迷时间至关重要。急性期可通过药物治疗如止血药氨甲环酸、改善脑代谢药物胞磷胆碱,配合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和语言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并发症预防:昏迷期间易发生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需加强护理。定期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苏醒几率。

脑干出血昏迷患者的康复需结合饮食、运动及护理。饮食上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羹、蔬菜泥,帮助补充营养。运动方面可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护理上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发生。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工具。评分标准包括入院时的5项指标和入院后48小时的6项指标,通过评分高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评分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1、入院时指标:年龄大于55岁、白细胞计数大于16×10^9/L、血糖大于11.1mmol/L、乳酸脱氢酶大于350U/L、谷草转氨酶大于250U/L。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和器官功能状态,数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

2、入院后48小时指标:血细胞比容下降超过10%、血尿素氮升高超过1.8mmol/L、血钙低于2mmol/L、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碱剩余低于-4mmol/L、液体潴留超过6L。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数值异常提示病情恶化。

3、评分意义:Ranson评分总分11分,评分0-2分为轻型胰腺炎,3-5分为中型胰腺炎,6分以上为重型胰腺炎。评分越高,患者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需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4、治疗指导:根据Ranson评分结果,临床医生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轻型胰腺炎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型胰腺炎需密切监测和预防并发症,重型胰腺炎需积极器官支持治疗和预防感染。

5、预后评估:Ranson评分不仅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还可预测患者预后。评分越高,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及时评估和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是临床评估病情和预后的重要工具,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轻型胰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脂饮食和饮酒,适当运动有助于恢复。中型和重型胰腺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呃逆 体癣 食管憩室 皮肤白喉 皮肤肿瘤 乳房肿块 结核性胸膜炎 动脉瘤样骨囊肿 急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