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皮肌炎

幼年皮肌炎的症状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儿童皮肌炎发烧咳嗽怎么办?

儿童皮肌炎出现发烧咳嗽可通过控制炎症、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

儿童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烧咳嗽可能与疾病活动期炎症反应有关,也可能因免疫力低下继发呼吸道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或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若存在细菌感染证据,可遵医嘱选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咳嗽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及呼吸状态。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抵抗力,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复查肌酶和肺部CT评估病情。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幼年型类风湿病是怎么回事?

幼年型类风湿病通常是指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机体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也可能触发该病。患儿常出现晨僵、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轻度患儿可通过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改善症状。中重度患儿可能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炎症。家长应帮助患儿保持适当运动,避免关节僵硬,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什么是皮肌炎缓解期?

皮肌炎缓解期是指皮肌炎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病情稳定的阶段。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缓解期通常表现为肌力恢复、皮疹消退、肌酶水平下降。此时患者可能仍存在轻度乏力或皮肤色素沉着,但无新发皮损或肌无力加重。缓解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少数可能因感染、药物减量过快等因素复发。该阶段需继续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同时定期监测肌酶和肌力变化。

缓解期患者应避免日晒、过度劳累,保持适度运动并加强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病情稳定。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肌炎会危及生命吗?

皮肌炎是否危及生命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但合并严重肺部或心脏并发症时可能威胁生命。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有特征性皮疹、肌无力、吞咽困难、间质性肺病、心脏受累等。

1、特征性皮疹

皮肌炎患者常见眶周紫红色水肿性皮疹、手指关节伸侧鳞屑性红斑等皮肤表现。这类症状通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可能合并皮肤溃疡感染。需避免日晒,使用温和护肤品,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口服羟氯喹控制炎症。

2、肌无力

近端肌群无力是皮肌炎的核心症状,可能影响爬楼梯、抬臂等日常活动。若累及呼吸肌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需监测肺功能。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运动,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

3、吞咽困难

约三分之一患者出现吞咽肌受累,可能导致误吸性肺炎。建议进食糊状食物,严重时需鼻饲营养支持。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需警惕长期使用激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风险。

4、间质性肺病

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是皮肌炎最危险的并发症,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高分辨率CT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需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必要时需氧疗或机械通气。吸烟患者必须立即戒烟。

5、心脏受累

心肌炎和传导阻滞虽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定期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至关重要,β受体阻滞剂和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可用于控制病情,合并心力衰竭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皮肌炎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生冷食物。急性期每周复诊监测肌酶和炎症指标,稳定期每3个月评估脏器功能。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合并雷诺现象者需肢体保暖,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改善循环。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支持。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达到临床缓解。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抗风湿药物延缓进展、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物理康复训练及关节功能保护措施。疾病预后与分型、治疗时机及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关节功能。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关节肿痛;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能延缓骨质破坏;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针对特定炎症因子发挥作用。药物选择需根据分型及活动度调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感染风险。

2、物理治疗:

水疗和热敷可改善晨僵症状,定制支具能矫正关节畸形。康复训练重点维持关节活动度,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日训练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需避免跑跳等负重活动。

3、营养支持:

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减轻代谢负担,贫血患者需加强铁和叶酸补充,合并葡萄膜炎时应减少麸质摄入。

4、心理干预:

疾病长期性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建立病友互助小组增强社会支持,家长需避免过度保护影响患儿心理发育,学龄儿童应保障正常就学权利。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评估关节超声或磁共振变化,眼科筛查葡萄膜炎需每半年一次。实验室检查重点关注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生长迟缓患儿需内分泌科联合干预。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是长期管理的基础,冬季注意关节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保证500克蔬菜水果摄入。学校活动可申请免修剧烈体育课,但需坚持日常关节功能锻炼。疫苗接种前需评估免疫状态,避免使用活疫苗。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成年后关节功能可维持正常生活需求。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膈疝 冠心病 畸胎瘤 肩袖损伤 颈动脉瘤 阑尾类癌 马蹄形肾 肋间神经痛 冠状动脉痉挛 后天性动静脉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