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导致心脏病的药物主要有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非甾体抗炎药、化疗药物等。药物诱发心脏损害通常与剂量不当、个体敏感性或长期使用有关。
1、洋地黄类地高辛等药物过量会导致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或晕厥。需立即停药并监测血药浓度,严重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解毒。
2、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能引发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随胸痛症状。治疗需停用药物并静脉注射镁剂,必要时进行心脏复律。
3、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大剂量使用布洛芬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与前列腺素抑制有关。出现胸闷时应停药,改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替代药物。
4、化疗药物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可能引发心肌病。用药期间需定期心超检查,右雷佐生可用于预防心肌损伤。
使用上述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出现心前区不适立即就医评估。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