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主动脉瓣听诊区是哪里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主动脉夹层ct的表现?

主动脉夹层在CT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内膜片分离、真假双腔征象、血管直径异常及造影剂渗漏等特征。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内膜撕裂导致血液进入中膜形成的严重血管病变,CT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1、内膜片分离

CT横断面图像可见线状低密度内膜片将主动脉管腔分隔为真假两腔。内膜片通常呈波浪状或螺旋状走行,其厚度约1-2毫米,在增强扫描中与强化的血管腔形成鲜明对比。急性期内膜片边缘可能显示毛糙,慢性期则可能伴有钙化灶。

2、真假双腔征象

真腔多受压变窄且流速快,表现为早期强化;假腔因血流缓慢呈现延迟强化或充盈缺损。真假腔之间可见内膜破口,破口位置多位于升主动脉近端或降主动脉峡部。假腔内常见血栓形成,CT值介于30-50HU之间。

3、血管直径异常

病变段主动脉常呈梭形或囊状扩张,直径超过正常值50%以上。Stanford A型夹层可见升主动脉增宽,B型夹层以降主动脉扩张为主。血管外壁可能模糊不清,提示外膜下血肿或周围炎性反应。

4、造影剂渗漏

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外溢至血管周围间隙,提示主动脉破裂。纵隔内出现高密度血肿影,心包腔积液密度增高。部分病例可见支气管或食管受压移位,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

5、分支血管受累

冠状动脉、头臂干、腹腔干等分支血管可能被夹层累及,表现为血管开口狭窄或闭塞。肠系膜动脉缺血时可见肠壁增厚、积气;肾动脉受累可导致肾脏灌注减低。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血管解剖变异。

主动脉夹层患者确诊后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血压波动。饮食应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避免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胸腔压力的行为。出现胸痛加剧、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怎么办?

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可通过定期随访、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主动脉瓣反流可能与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先天性瓣膜畸形、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1、定期随访

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变化。重点观察左心室大小和射血分数,评估心脏代偿能力。若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提前就诊。随访期间应记录日常活动耐量变化,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进展。

2、改善生活方式

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避免剧烈竞技性运动,可选择步行、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严格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波动。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3、控制基础疾病

合并高血压者应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糖尿病患者需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高脂血症患者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毫摩尔每升。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规范使用免疫调节剂,定期监测炎症指标。

4、药物治疗

出现左心室扩大时可使用培哚普利、缬沙坦等减轻心脏负荷。合并房颤者需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心功能下降者可考虑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剂适用于容量负荷过重患者。所有药物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手术干预

当出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超过70毫米、射血分数低于50%或症状明显加重时,需评估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指征。生物瓣适用于老年患者,机械瓣适合年轻患者但需终身抗凝。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用于高风险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抗凝效果和心功能恢复情况。

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饮食宜选用富含钾镁的深色蔬菜、香蕉等,限制咖啡因摄入。运动时佩戴心率监测设备,保持靶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避免突然的体位改变,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二尖瓣区位于哪里?

二尖瓣区位于心脏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区域,具体体表投影在胸骨左缘第4、5肋间。二尖瓣又称僧帽瓣,是心脏瓣膜中防止血液逆流的关键结构之一,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疾病。

1、解剖位置

二尖瓣的解剖位置在心脏左房室口,由前瓣和后瓣组成,通过腱索与左心室乳头肌相连。在体表听诊时,二尖瓣听诊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即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1-2厘米处。该区域是临床心脏听诊评估二尖瓣功能的重要标志点。

2、生理功能

二尖瓣在心脏收缩期关闭,防止左心室血液反流至左心房;舒张期开放,保证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其正常开闭功能依赖瓣叶、腱索、乳头肌及左心室壁的协同作用,任何结构异常都可能导致二尖瓣反流或狭窄。

3、病理关联

风湿性心脏病是二尖瓣病变的常见原因,可导致瓣膜增厚粘连。二尖瓣脱垂患者可能出现收缩期喀喇音,严重反流时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可能累及二尖瓣,形成赘生物并破坏瓣膜结构。

4、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是评估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可测量瓣口面积、反流程度等。听诊可初步判断二尖瓣病变性质,心电图可能显示左心房肥大或房颤。心导管检查用于术前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

5、临床意义

二尖瓣区杂音的性质和时相有助于鉴别诊断,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提示狭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提示关闭不全。重度二尖瓣病变可能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后需定期随访抗凝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链球菌感染以降低风湿热风险,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定期体检包括心脏听诊和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二尖瓣病变。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听诊器能听出早搏吗?

听诊器通常可以听出早搏,但需要结合心电图等检查进一步确认。早搏的识别主要依赖心律不齐的特征性表现,包括心跳提前出现、代偿间歇等。

听诊器通过捕捉心音变化可初步判断早搏。医生在听诊时会注意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等特征,这些变化与心脏异常电活动相关。典型室性早搏可能伴随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性早搏则可能无代偿间歇。但听诊器无法区分早搏的具体类型,也难以评估发作频率。

部分特殊情况下听诊器可能漏诊早搏。偶发早搏若未在听诊时发作则难以发现,低振幅早搏心音可能被呼吸音掩盖。肥胖患者胸壁较厚时心音传导减弱,老年人肺气肿也会影响听诊效果。某些频发早搏可能被误认为持续性心律失常。

发现心律不齐建议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早搏性质与频率。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若早搏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需尽快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评估。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主动脉窦部增宽怎么回事?

主动脉窦部增宽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方综合征、梅毒性主动脉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定期随访、药物控制、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先天性发育异常

主动脉窦部先天性结构薄弱或形态异常可能导致局部扩张,常见于青少年期发现。这类患者早期多无典型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心悸或活动后胸闷。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轻度增宽需每年复查,避免剧烈运动。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持续高压,导致血管中层弹性纤维断裂。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颈动脉搏动明显等症状。推荐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变化。

3、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脂质沉积引发炎性反应,可破坏主动脉壁结构完整性。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常合并冠状动脉病变。除他汀类药物外,需控制血糖血脂,戒烟并保持每周适度有氧运动。

4、马方综合征

这种结缔组织遗传病会导致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典型表现为瘦高体型、晶状体脱位。需每半年进行CT血管成像检查,β受体阻滞剂可延缓病情进展,严重时需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5、梅毒性主动脉炎

梅毒螺旋体感染引发的血管炎性病变现已罕见,特征为主动脉壁钙化伴瓣膜反流。青霉素是特效药物治疗,晚期并发症需联合心血管外科处理,患者应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并定期血清学复查。

主动脉窦部增宽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深海鱼类和新鲜蔬菜。避免举重、憋气等增加胸腔压力动作,建议选择游泳、快走等温和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者,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外伤出血风险。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慢性病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急救技能以备突发状况。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热门标签

肺不张 慢性喉炎 面肌痉挛 食管囊肿 鼻中隔溃疡 单侧肺气肿 固定性药疹 舌咽神经痛 痛性肌痉挛 成软骨细胞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