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常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负荷过重、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斑块破裂后引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血栓形成通常与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冠状动脉痉挛可因寒冷、吸烟或药物刺激诱发,导致血管短暂性收缩。心脏负荷过重常见于剧烈运动、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等情况。情绪波动如过度紧张或愤怒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诱发心肌缺血。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流。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如肝素5000单位皮下注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15mg静脉注射,同时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

3、冠状动脉痉挛:寒冷、吸烟或药物刺激导致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治疗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10mg每日三次,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使用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缓解症状。

4、心脏负荷过重:剧烈运动、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心脏需氧量增加。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如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限制剧烈活动,必要时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5、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或愤怒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耗氧量。治疗包括心理疏导,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每日两次,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2.5mg口服。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如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高胆固醇食物。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愤怒。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时就医处理异常情况。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和出汗,及时就医是关键。识别症状后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患者可能伴随出汗、恶心、呕吐、头晕或晕厥。部分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或焦虑。非典型症状如腹痛、牙痛或背痛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并拨打急救电话。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药物方面,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甘油等。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风险。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预防复发。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必要时使用ACEI类药物如依那普利。饮食上应低盐低脂,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以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运动方面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通过综合管理,降低再梗死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脏破裂等,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室性早搏、室速或室颤,需通过电复律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力衰竭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需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强心药物改善心功能;心源性休克是严重并发症,需通过机械辅助循环、升压药物和血运重建治疗;心脏破裂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需紧急手术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包括优化药物治疗、血运重建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及家属应提高警惕,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就医。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为什么会出现脚肿?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脚肿可能与心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或静脉回流障碍有关。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或进行进一步医疗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脚肿的原因多样,可能与心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或静脉回流障碍有关。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体液潴留,进而引起脚肿;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也可能导致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则可能与术后卧床或静脉血栓形成有关。治疗方面,针对心功能不全,医生可能会调整利尿剂或强心药物;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脚肿,需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静脉回流障碍则需通过适当活动、穿戴弹力袜或抗凝治疗来改善。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监测体重和水肿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脚肿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虱病 脑出血 宫颈糜烂 肺错构瘤 出血性肠炎 急性鼻窦炎 前列腺囊肿 视网膜裂孔 风湿性多肌痛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