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肝病科

我13岁时检查出有乙肝,是大三阳,但是肝功能一直没什么变化,偶尔转氨霉会有小波动,病毒量很高,这样要不要抗病治疗啊?

| 4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排卵前后体温变化规律是什么?

女性排卵前后体温呈现双相变化规律,排卵后基础体温较排卵前升高0.3-0.5℃,主要受黄体生成素波动、孕酮水平变化、卵泡发育周期、代谢率调整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黄体生成素波动:

排卵前24-36小时黄体生成素达到峰值,刺激卵泡破裂释放卵子。该激素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会暂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排卵当日可能出现短暂体温下降,称为"排卵降温"现象。

2、孕酮水平变化:

排卵后黄体开始分泌孕酮,该激素具有升温作用,可使基础体温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后孕酮水平下降,体温在月经前1-2天回落至卵泡期水平。

3、卵泡发育周期:

卵泡期体温多维持在36.2-36.5℃之间,随着优势卵泡成熟,雌激素水平上升会轻微抑制体温。排卵后进入黄体期,体温上升幅度与黄体功能密切相关,正常黄体期高温相应持续12-14天。

4、代谢率调整:

孕酮通过增强线粒体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促使体温上升。黄体期每日能量消耗较卵泡期增加5%-10%,这种代谢变化会反映在晨起静息体温的测量值上。

5、个体差异:

约20%女性可能出现不典型双相体温曲线,包括爬坡式升温、阶梯式上升等变异模式。测量误差、睡眠不足、饮酒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体温曲线判断。

监测基础体温需在晨起未活动时舌下测量,建议搭配宫颈黏液观察提高判断准确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夜间饮酒或过度疲劳有助于获得稳定体温曲线。若高温相不足11天或温差小于0.3℃,建议进行妇科内分泌检查评估黄体功能。备孕女性可记录3个月经周期以掌握个人体温变化特征。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排卵试纸强阳转弱是正常的吗?

排卵试纸强阳转弱是正常现象,表明排卵过程已完成。排卵试纸检测结果变化主要受黄体生成素峰值波动、尿液浓度差异、个体激素水平差异、试纸灵敏度误差、检测时间偏差等因素影响。

1、激素峰值波动:

排卵前24-36小时黄体生成素会出现陡峭高峰,试纸呈现强阳性。当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后,激素水平快速下降,试纸颜色转淡。这种变化是卵泡成熟和排卵成功的生物学标志,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2、尿液浓度影响:

晨尿中激素浓度较高可能呈现深色检测线,日间饮水后尿液稀释会导致检测线变浅。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检测,避免因体液变化造成结果误判。检测前2小时适当限制饮水可提高准确性。

3、个体差异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持续出现弱阳性,而卵巢储备下降者峰值持续时间较短。正常女性强阳持续时间通常为12-24小时,存在6-48小时的生理性波动范围均属正常。

4、试纸技术误差:

不同品牌试纸对黄体生成素的检测阈值存在差异,可能出现强阳判定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建议同一周期使用同一品牌试纸,避免横向比较不同产品的检测结果。

5、检测时机偏差:

每天单次检测可能错过峰值时刻,建议进入排卵期后每天检测2-3次。强阳转弱后24小时内同房受孕概率最高,这个时间窗通常持续12-36小时。

备孕期间建议配合基础体温监测和宫颈黏液观察,多维度判断排卵时机。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激素分泌。均衡摄入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若连续3个月未检测到明显峰值变化,建议进行生殖激素六项检查。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比较好的抗病毒眼药水有哪些?

抗病毒眼药水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和利巴韦林滴眼液。

1、更昔洛韦滴眼液:

更昔洛韦滴眼液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短暂刺激感或眼部充血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防止交叉感染。

2、阿昔洛韦滴眼液:

阿昔洛韦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效果显著。使用后可能出现轻微灼烧感或视力模糊,通常可自行缓解。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角膜情况,观察药物疗效。

3、利巴韦林滴眼液:

利巴韦林滴眼液对多种RNA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腺病毒性结膜炎。该药物可能引起流泪增多或结膜充血,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4、干扰素滴眼液:

干扰素滴眼液通过增强局部免疫力对抗病毒感染,适用于顽固性病毒性角膜炎。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畏光或异物感,建议配合人工泪液缓解不适。免疫功能低下者慎用。

5、碘苷滴眼液:

碘苷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角膜上皮修复。用药期间需监测角膜上皮完整性,出现明显刺激症状应立即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使用抗病毒眼药水期间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角膜修复。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眼睛。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情况,需及时到眼科专科就诊。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近视眼眺望远处要不要戴眼镜?

近视眼眺望远处时通常不需要戴眼镜。近视患者看远处物体模糊是由于眼球轴长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眺望远处时眼睛处于放松状态,睫状肌不需调节,此时不戴眼镜反而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1、视物清晰度:

近视度数低于200度的人群眺望远处时,不戴眼镜通常能看清大致轮廓。超过300度的中高度近视者,远处景物可能呈现模糊光斑,但不会加重近视发展。若需清晰辨识远处细节,如看黑板或交通标志,则建议佩戴眼镜。

2、视疲劳预防:

长期佩戴眼镜看近处会导致调节痉挛,眺望远方时不戴眼镜能让睫状肌自然松弛。特别是青少年每日进行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不戴眼镜远眺可刺激多巴胺分泌,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

3、视网膜成像:

近视眼未矫正时,远处光线在视网膜形成弥散圈。这种轻度模糊像不会造成器质性损伤,反而可能通过视网膜模糊信号反馈抑制眼轴过度增长。但合并散光超过100度者,建议佩戴矫正眼镜避免视物变形。

4、动态视觉需求:

进行球类运动或驾驶车辆时,即使眺望远处也需佩戴眼镜保障安全。快速移动的物体需要更高清晰度来判断距离和轨迹,此时裸眼视力不足可能增加反应延迟风险。

5、个体差异调整:

双眼近视度数相差200度以上的屈光参差患者,长期单眼模糊可能影响立体视功能。此类人群建议佩戴矫正眼镜,或咨询医生配戴特殊设计的角膜接触镜。

建议近视人群每日安排多次远眺训练,每次持续5-10分钟,选择绿色植物或远处建筑物作为注视目标。配合20-20-20用眼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可有效缓解视疲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有助于保护视网膜黄斑区。避免在光线不足环境下强行裸眼视物,定期进行专业验光检查,根据视力变化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孩子发烧吃什么抗病毒的药好?

儿童发热时需谨慎选择抗病毒药物,常见适用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因判断。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具有自限性,多数情况下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奥司他韦:

该药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释放。使用前需经流感抗原检测确诊,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患儿需调整剂量。

2、扎那米韦:

作为吸入型抗流感病毒药物,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流感治疗。通过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毒复制部位起效,需使用专用吸入器给药。哮喘患儿慎用,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3、更昔洛韦:

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需静脉给药治疗严重感染病例。该药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仅限明确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使用。

4、阿昔洛韦:

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口服或静脉给药。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需预防性用药。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5、对症支持治疗:

多数儿童病毒感染无需特定抗病毒药物,体温超过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保证充足液体摄入,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变化。

儿童发热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主食,避免油腻食物。维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着宽松透气。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股疝 肉瘤 膀胱颈梗阻 急性荨麻疹 类圆线虫病 白喉性心肌炎 膀胱乙状结肠瘘 恶性血管内皮瘤 非器质性性交疼痛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