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跑步时常见的受损部位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跑步后膝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跑步后膝关节疼痛可能由运动量过大、热身不足、肌肉力量不足、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运动强度、加强肌肉锻炼、佩戴护具、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运动量过大:

突然增加跑步距离或强度会导致膝关节负荷骤增,超过关节承受能力。关节软骨在反复冲击下可能出现微损伤,滑膜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建议采用循序渐进原则,每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跑步时注意控制配速。

2、热身不足:

未充分热身时关节滑液分泌不足,肌肉韧带处于僵硬状态。此时突然运动容易造成髌骨轨迹异常,引发髌股关节面摩擦疼痛。运动前应进行15分钟动态拉伸,重点活动髋关节和踝关节,促进关节滑液分泌。

3、肌肉力量不足:

股四头肌和臀肌力量薄弱时,膝关节稳定性下降,跑步时髌骨容易外移。长期异常受力可导致髌腱末端病或滑囊炎。可通过靠墙静蹲、单腿硬拉等动作强化下肢肌群,每周进行3次力量训练。

4、半月板损伤:

急停变向动作可能造成半月板撕裂,表现为关节间隙压痛伴弹响。退行性变患者即使轻微外力也可能损伤。急性期需关节制动,后期可通过超声波治疗促进修复,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

5、骨关节炎:

中老年跑者出现晨僵和活动后疼痛,多与关节软骨磨损有关。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赘形成。治疗包括口服氨基葡萄糖保护软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晚期需考虑人工关节置换。

跑步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应暂停运动,48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选择塑胶跑道减少地面反冲力,穿具有缓冲功能的跑鞋。日常可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油,帮助减轻关节炎症。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减轻关节负荷。若休息2周未缓解或出现关节交锁症状,需及时就诊骨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老年人排尿困难最常见的病因?

老年人排尿困难最常见病因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膀胱功能障碍、尿道狭窄和神经源性膀胱。

1、良性前列腺增生:

男性老年患者排尿困难的首要病因是前列腺增生。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尿流变细、排尿费力等症状。早期可通过药物控制,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2、尿路感染: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尿路感染,炎症刺激可引起排尿疼痛和困难。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需进行尿培养确诊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

3、膀胱功能障碍:

老年性膀胱肌力减退或过度活动都会影响排尿。表现为尿频尿急或排尿无力,可通过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等非药物方式改善症状。

4、尿道狭窄:

长期导尿或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尿道瘢痕性狭窄。典型症状为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轻度可通过尿道扩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5、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膀胱神经调节异常。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配合间歇导尿等排尿管理。

建议老年人群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和久坐。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南瓜籽、西红柿等富含锌和番茄红素的食物。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排尿时采取放松体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排尿困难应及时就医,完善尿流率、残余尿等检查明确病因。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症状加重,夜间床边放置便器减少起夜跌倒风险。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脊柱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哪里?

脊柱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腰段第11胸椎至第2腰椎。胸腰段骨折高发与解剖结构特点、外力传导机制及活动度等因素相关,主要包括椎体承重集中、生理曲度转折点易受剪切力影响等。

1、胸腰段结构:

胸腰段位于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过渡区域,椎体间活动度较大但稳定性相对较弱。第11胸椎至第2腰椎椎体体积较小,骨小梁密度低于腰椎下部,在垂直压力下更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2、外力传导特点:

胸椎有肋骨支撑保护,而腰椎椎体粗大坚固,胸腰段成为外力传导的集中区域。跌倒时臀部着地或高处坠落时,轴向压力通过骨盆传导至该部位,易导致椎体前柱压缩甚至爆裂性骨折。

3、骨质疏松影响:

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骨折风险显著增加。骨量减少使椎体抗压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提物即可引发椎体塌陷,常见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4、运动损伤机制:

交通事故、运动创伤等高能量损伤中,胸腰段因活动范围大且缺乏肋骨完全固定,在屈曲-旋转暴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脱位,多伴有脊髓损伤风险。

5、病理性因素:

转移性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可导致椎体病理性骨折,胸腰段因血供丰富成为转移灶好发部位,表现为椎体塌陷伴顽固性疼痛。

脊柱骨折后需严格卧床制动,急性期可佩戴支具保护,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日常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搬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定期骨密度检测并遵医嘱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恢复期可进行游泳、桥式运动等低冲击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外阴炎的症状有哪些比较常见?

外阴炎常见症状包括瘙痒、红肿、异常分泌物、疼痛及皮肤改变。这些症状可能由感染、过敏、激素变化或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

1、瘙痒:

外阴瘙痒是外阴炎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刺痒感,夜间可能加重。真菌性外阴炎如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瘙痒常伴随白色凝乳状分泌物,而接触性皮炎导致的瘙痒多伴有皮肤发红。瘙痒剧烈时抓挠可能造成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2、红肿:

外阴皮肤和黏膜充血肿胀是炎症反应的直接表现,急性期可见局部皮肤发亮、温度升高。细菌性外阴炎如链球菌感染可能出现弥漫性红肿,过敏反应则多呈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严重肿胀可能影响排尿或行走。

3、异常分泌物:

分泌物性状改变具有病因提示意义。念珠菌感染常出现豆腐渣样白带,细菌性阴道病多为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滴虫性阴道炎则产生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分泌物刺激外阴皮肤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4、疼痛:

表现为排尿痛、性交痛或日常活动时的灼痛感。急性外阴溃疡、疱疹病毒感染等可引起剧烈疼痛,慢性炎症多表现为隐痛。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和病原体毒性相关,严重者需药物镇痛。

5、皮肤改变: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外阴皮肤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皲裂。湿疹样改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而反复真菌感染可能引发皮肤增厚。部分患者会出现丘疹、水疱等皮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冲洗阴道。日常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症状,但需注意水温不超过40℃。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有助于维持菌群平衡。出现持续症状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冲洗或涂抹。经期需勤换卫生巾,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游泳后尽快更换泳衣。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真菌感染风险。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跑步后膝盖内侧疼是怎么回事?

跑步后膝盖内侧疼痛可能由髌股关节综合征、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拉伤、鹅足滑囊炎、骨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冰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支具保护、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髌股关节综合征:

髌骨轨迹异常导致软骨磨损是常见诱因,表现为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建议减少跑量,加强股四头肌离心训练,使用髌骨稳定贴扎。疼痛持续需进行肌骨超声检查。

2、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扭转动作易造成内侧半月板撕裂,伴随关节交锁症状。急性期需关节制动,口服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严重者需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

3、内侧副韧带拉伤:

足部过度外翻跑步姿势会导致韧带微撕裂,压痛点多在关节间隙下方。早期使用铰链式护膝,配合超声波促进韧带修复,避免过早恢复训练。

4、鹅足滑囊炎:

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反复摩擦引发炎症,表现为胫骨内侧局部肿胀。建议改用前掌跑法减少牵拉,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快速消炎。

5、骨关节炎:

中老年跑者常见软骨退化病变,晨僵症状明显。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硫酸软骨素,晚期考虑胫骨高位截骨术。

跑步后出现膝盖内侧疼痛应暂停训练,72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恢复期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日常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穿戴具有足弓支撑功能的跑鞋,跑步前充分激活臀中肌和髋外旋肌群,落地时保持膝关节对准第二脚趾。疼痛超过两周或出现关节肿胀发热需及时就诊运动医学科。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高弓足 盲袢综合征 输尿管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 马尔堡病毒病 醛固酮缺乏症 输入袢综合征 大脑镰旁脑膜瘤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