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药剂科

狂犬病疫苗打多了对身体有危害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打手足口病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前需确认儿童健康状况,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适用于6个月至5岁儿童。接种前应确保儿童无发热、急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发作期,若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需提前告知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

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日常注意儿童手卫生及饮食清洁。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疫苗有用吗 手足口病疫苗怎么打?

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针对EV71型肠道病毒,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显著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概率。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首剂在6月龄接种,间隔1个月接种第2剂,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少数接种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疫苗保护效果可持续较长时间,但对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无预防作用。

接种后仍需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疫苗怎么打 手足口病疫苗要打几针?

手足口病疫苗通常需要接种2针,两针间隔1个月。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5岁的儿童。疫苗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进行注射。第一针和第二针的接种间隔时间为1个月,这样可以确保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低热等轻微反应,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对于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接种前应咨询

接种疫苗后仍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时候打?

手足口病疫苗建议在6月龄至5岁期间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后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我国目前推荐接种程序为:6-12月龄完成首剂接种,间隔1个月后接种第2剂。5岁以上儿童因自然感染概率较高,通常不再建议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后仍需注意手卫生和环境卫生。

接种疫苗后应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接种当天避免剧烈运动和洗澡。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疫苗几月接种 4个月小孩能接种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一般建议在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4个月小孩通常不能接种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程序为6月龄开始接种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4个月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种疫苗可能无法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且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部分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暴发期间高风险婴儿,经医生评估后可能考虑提前接种,但需严格监测接种后反应。

建议家长在婴儿满6月龄后及时预约接种,接种前确认孩子无发热、急性疾病等禁忌证。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脱发 尺骨骨折 宫颈白斑 肾动脉瘤 创伤性癫痫 类圆线虫病 动脉导管未闭 横纹肌溶解症 柯萨奇病毒感染 1型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