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怎么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外伤鼓膜穿孔要注意哪些事项?

外伤鼓膜穿孔需要注意避免感染、防止二次损伤及促进愈合。

外伤鼓膜穿孔后应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可用无菌棉球堵塞外耳道口。禁止自行掏耳或用力擤鼻,以防气压变化加重穿孔。日常需远离噪音环境,减少耳机使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耳内压力波动。若出现耳痛加剧、流脓或听力下降明显,可能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禁用氨基糖苷类滴耳液等耳毒性药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穿孔较小者通常1-3个月可自愈,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组织修复。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鼓膜穿孔疼痛怎么止痛有效果?

耳鼓膜穿孔疼痛可通过局部冷敷、口服止痛药、避免耳部受压等方式缓解。

耳鼓膜穿孔多由外伤、感染或气压骤变导致,疼痛常伴随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急性期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侧耳周,每次10分钟,重复进行可减轻局部充血肿胀。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避免使用滴耳液以防继发感染。睡眠时保持患耳朝上,避免压迫或进水,禁止自行掏挖耳道。若出现脓性分泌物、眩晕或发热,提示可能存在中耳炎等继发感染。

恢复期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及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活动,必要时使用无菌棉球防护外耳道。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鼓膜穿孔后怎么修复?

耳鼓膜穿孔通常可通过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

耳鼓膜穿孔可能与外伤、感染或气压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或耳道流血等症状。对于较小的穿孔,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愈合,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防止感染,并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控制炎症。若穿孔较大或长期未愈,可能需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手术通过移植筋膜或软骨材料封闭穿孔以恢复听力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

恢复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乘坐飞机,饮食宜清淡并保证充足休息。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治好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可以治好,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决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等日常护理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控制感染。若存在鼓膜穿孔或胆脂瘤等结构异常,可能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等手术干预。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概率,有助于预防复发。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发脑膜炎、面神经麻痹、迷路炎等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炎症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脑膜炎是由于炎症突破颅骨骨质侵犯脑膜所致,表现为剧烈头痛、高热、颈项强直等症状。面神经麻痹因炎症累及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导致患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迷路炎是炎症侵入内耳迷路引发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前庭功能障碍。这些并发症多与中耳炎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或细菌毒力较强有关。

患者应避免耳道进水,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定期复查耳部情况。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脑肿瘤 急性喉炎 脑结核瘤 房间隔缺损 急性胰腺炎 假性动脉瘤 路易体痴呆 短暂性滑膜炎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腘血管陷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