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结肠镜可以看到内痔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内痔疮便血的症状?

内痔疮便血通常表现为排便时肛门出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于便池中。内痔疮便血可能由肛门静脉曲张、排便用力过度、便秘、久坐不动、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1、肛门静脉曲张:肛门静脉曲张是内痔疮的主要原因,由于肛门周围静脉压力增加,导致静脉扩张和充血。患者可通过温水坐浴、避免久坐、增加纤维摄入等方式缓解症状。

2、排便用力过度: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增加肛门压力,导致静脉破裂出血。建议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溶液10ml/次,每日2次或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次,每日1次。

3、便秘:便秘会使粪便干硬,增加排便难度和肛门压力。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久坐不动: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肛门静脉压力,导致静脉曲张。建议患者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站立抬腿、深蹲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5、饮食不当: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会增加便秘风险,进而导致内痔疮便血。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菠菜等,同时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

内痔疮便血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久坐时间。温水坐浴可缓解肛门不适,必要时可使用医生推荐的药物如马应龙痔疮膏每日2次,外用或地奥司明片500mg/次,每日2次。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内痔点位好发部位?

内痔点位好发部位主要与肛门解剖结构和压力分布有关,常见于截石位3点、7点和11点位置。肛门直肠静脉丛在这些部位容易受到压力影响,导致静脉曲张和痔疮形成。肛门内壁的黏膜在这些位置相对薄弱,加上排便时的压力,容易形成内痔。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也会增加这些部位的内痔发生风险。了解内痔的好发部位有助于早期预防和针对性治疗。

1、解剖结构:肛门直肠静脉丛在截石位3点、7点和11点位置分布密集,这些部位的静脉壁较薄,容易受到压力影响。长期的压力会导致静脉曲张,形成内痔。排便时,这些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进一步增加了内痔的发生风险。

2、压力分布:肛门内壁的黏膜在3点、7点和11点位置相对薄弱,容易受到排便时的压力影响。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会增加这些部位的压力,导致静脉曲张和痔疮形成。了解这些部位的压力分布有助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3、生活习惯: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生活习惯会增加肛门直肠静脉丛的压力,导致内痔在这些好发部位形成。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适当运动等措施可以减少内痔的发生风险。

4、预防措施:针对内痔的好发部位,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肛门直肠静脉丛的压力,降低内痔的发生风险。

5、治疗方法:内痔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使用痔疮膏、栓剂等,饮食调节可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手术治疗包括痔疮切除术、硬化剂注射等。根据内痔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肛门直肠静脉丛的压力。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定期进行肛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内痔。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内痔症状。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内痔脱出后塞不回去该怎么才好?

内痔脱出后塞不回去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温水坐浴、饮食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内痔脱出通常由便秘、久坐、妊娠、肛门括约肌松弛、慢性咳嗽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内痔脱出后,若未发生嵌顿或严重肿胀,可尝试手法复位。洗净双手,涂抹润滑剂,轻柔地将脱出的痔核推回肛门内。复位后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再次脱出。

2、药物治疗:内痔脱出可能与肛门静脉曲张、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疼痛、出血等症状。可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每日2次,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1次,塞肛、地奥司明片每日2次,口服等药物缓解症状。

3、温水坐浴:温水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将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日坐浴15-20分钟,坐浴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4、饮食调节:便秘是内痔脱出的常见诱因。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芹菜等,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脱出或手法复位无效的内痔,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传统痔切除术。手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需注意护理,防止感染。

日常饮食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内痔脱出。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内痔疮会自己好吗?

内痔疮可通过饮食调节、生活习惯改善、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久坐、便秘、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压力。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如燕麦、菠菜和苹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肠道。

2、生活习惯:久坐或久站会增加肛门压力,建议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恢复。

3、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疼痛和炎症。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有助于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症状。

4、温水坐浴:每天进行温水坐浴,可缓解肛门周围的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效果更佳。

5、就医建议: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出血、疼痛加剧,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推荐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橡皮圈结扎术或手术切除。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和缓解内痔疮的关键。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内痔疮怎么治疗方法有哪些?

内痔疮可通过饮食调节、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内痔疮通常由便秘、久坐、妊娠、肛门静脉曲张、慢性腹泻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便秘风险,缓解肛门压力。

2、局部护理: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使用无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洗肛门,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

3、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500mg每日两次,局部使用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每日两次,栓剂如痔疮栓每日一次,缓解疼痛和炎症。

4、物理治疗:采用红外线照射、激光治疗等物理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内痔疮,可采用内痔结扎术、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方式,彻底解决痔疮问题,防止复发。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菠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肛门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定期进行肛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扁骨盆 顶叶肿瘤 恶性肿瘤 房间隔缺损 染色体异常 神经性呕吐 乳房发育不良 持续性枕横位难产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肠毒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