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癫痫

癫痫发作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发烧出现抽风如何急救?

孩子发烧出现抽风时,应立即采取侧卧位防止窒息,并清理口腔异物。

孩子发烧抽风多为热性惊厥,与体温骤升导致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有关。发作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家长应松开患儿衣领,将头部偏向一侧,用软布擦拭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不可强行按压肢体或撬开牙齿,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惊厥通常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若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及具体表现,便于医生判断病情。

惊厥停止后应监测体温,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日常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水分。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常见鼻出血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鼻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等方式处理。

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压迫止血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5-10分钟,同时保持身体前倾。冷敷止血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的情况,用冰袋敷在鼻梁或前额处,帮助血管收缩。填塞止血适用于出血量较大的情况,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但要注意不要塞得太深。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需要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病情加重。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小孩耳朵痛的急救办法?

小孩耳朵痛可通过冷敷、调整体位、服用止痛药、清理耳道分泌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耳痛可能由外伤、中耳炎、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冷敷

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耳廓周围,每次不超过10分钟。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不可直接接触耳部。此方法适用于外伤或无明显感染的耳痛。

2、调整体位

让孩子保持半坐卧位,头部抬高30度。该体位有助于减轻中耳压力,特别适用于飞机起降、感冒鼻塞时出现的耳痛。哺乳期婴儿可竖抱拍嗝后保持侧卧位,避免乳汁通过咽鼓管逆流至中耳。

3、服用止痛药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双氯芬酸钠栓剂。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中度以上疼痛。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胃肠道不良反应,2岁以下幼儿用药须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

4、清理耳道分泌物

用消毒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口可见分泌物,切勿深入耳道。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时,可使用硼酸酒精棉片局部湿敷。操作前需确认无耳部外伤,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防止损伤鼓膜或造成继发感染。

5、就医检查

当耳痛伴随发热、听力下降、耳流脓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医生可能进行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或分泌物培养,明确是否为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等需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突发剧烈耳痛伴眩晕需排除鼓膜穿孔或迷路炎。

日常需避免孩子频繁掏耳,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感冒期间可通过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乘坐飞机时可让孩子做吞咽动作。哺乳喂养时注意姿势,避免呛奶引发中耳炎。耳痛缓解后仍应观察3天,复发需复查。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中耳炎发生概率。耳部保持干燥清洁,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防护。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癫疯病最好的急救方法?

癫疯病一般是指癫痫发作,急救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时间、避免强行约束、及时就医等。癫痫发作可能与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情况,应立即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不要强行撬开患者牙齿或往口中塞入任何物品。

2、防止受伤

迅速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物保护。发作期间不要强行按压肢体,避免骨折等二次伤害。发作后让患者在安全环境侧卧休息,观察意识恢复情况。

3、记录发作时间

准确记录发作开始和结束时间,观察抽搐形式、意识状态等细节。这些信息对后续诊疗有重要价值。若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连续发作,需立即呼叫急救。

4、避免强行约束

发作时肌肉强直抽搐属于不可控的病理表现,强行按压可能造成关节损伤。应保持安全距离,仅需防止患者跌落或碰撞。发作停止后帮助采取恢复体位,等待意识逐渐清醒。

5、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发作形式改变、发作后持续意识障碍等情况需尽快就诊神经内科。医生可能通过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开具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癫痫患者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闪光刺激、过度疲劳等诱因。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酒精摄入。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随身携带患者医疗信息卡。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发作控制良好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维持正常社交活动。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心梗的症状与急救方法?

心梗即心肌梗死,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急救方法主要有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安静、服用硝酸甘油等。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需及时就医处理。

1、胸痛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胸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或紧缩感,可能向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放射。胸痛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痛或牙痛等不典型疼痛,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2、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患者常伴随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喘息或窒息感。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所致。呼吸困难可能在胸痛之前或同时出现,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表现。

3、出汗

心肌梗死发作时多数患者会出现冷汗,表现为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这种出汗与自主神经激活有关,是机体对心肌缺血的应激反应。冷汗常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等,是识别心肌梗死的重要体征之一。

4、拨打急救

怀疑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准确描述症状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患者应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安静平卧或半卧位。避免自行驾车前往医院,以免途中病情恶化。急救人员到达后可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给予初步治疗。

5、服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助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若无禁忌证可咀嚼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但血压过低或右心室梗死患者慎用硝酸甘油。所有药物使用都应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鼻息肉 肺不张 膀胱结石 肾周脓肿 头皮血肿 膀胱颈挛缩 基底细胞癌 病毒性出血热 颈总动脉裂伤 急性子宫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