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急诊科 > 急诊科

脑卒中致残率有多高?这篇告诉你!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白血病的白细胞有多高?

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会显著升高,但具体数值因人而异,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主要特征是白细胞异常增殖,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细胞计数可能达到正常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超过50×10⁹/L,甚至更高。然而,并非所有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都会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或正常的情况。

1、白细胞异常增殖: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异常白细胞大量增殖,导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这种异常增殖的白细胞通常是未成熟或功能异常的细胞,无法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作用。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发热、感染等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和血液检查确诊。

2、造血功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血小板等其他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出血倾向等症状,需通过输血或药物治疗改善。化疗是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等。

3、感染风险增加: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器官浸润: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脾脏、淋巴结等,导致器官肿大或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白血病治疗的新方向,常用药物包括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等。

5、病情监测:白血病患者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骨髓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波动,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骨髓移植是部分白血病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风险。

白血病患者需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感染风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孟莉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脑梗开颅手术存活率?
脑梗开颅手术的存活率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脑梗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的及时性,总体存活率约为60%-70%。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术后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也至关重要。1. 年龄和健康状况:年轻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存活率较高,而老年患者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2. 脑梗严重程度:轻度脑梗患者通过开颅手术存活率较高,重度脑梗患者由于脑组织损伤严重,存活率较低。3. 手术及时性:脑梗发生后6小时内进行手术的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超过6小时手术效果和存活率会大幅下降。4. 术后康复治疗:术后进行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有助于预防脑梗复发,提高长期存活率。脑梗开颅手术的存活率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通过及时手术、科学康复和健康管理,患者仍有机会获得较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中国儿童近视发生率高吗?

中国儿童近视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近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1、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较高。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建议有家族近视史的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

2、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儿童应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缓解眼部疲劳。

3、户外活动:缺乏户外活动是近视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促进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减缓眼轴增长。建议儿童每天进行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减少近视发生的可能性。

4、照明条件:不良的照明条件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导致视力下降。儿童学习时应保证充足的光线,避免在昏暗或强光下用眼,选择合适的台灯,保护视力健康。

5、饮食营养:不均衡的饮食可能影响眼睛的发育。维生素A、D、Omega-3脂肪酸等营养素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儿童应多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鱼类、坚果等,促进视力发育。

儿童近视的预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优化照明条件、调整饮食结构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早期发现近视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减缓近视的发展。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儿童的视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近视发生率。

申家泉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39周胎儿股骨长70mm,一般生下来多高??
39周胎儿股骨长70mm,生下来身高通常在48-52厘米之间。股骨长是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其他数据可以预测新生儿的身高。 1、股骨长与身高的关系:股骨长是胎儿下肢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长度与胎儿整体身高呈正相关。70mm的股骨长在39周属于正常范围,表明胎儿骨骼发育良好。通常情况下,股骨长每增加1mm,新生儿身高增加约0.7-1.0厘米。 2、胎儿身高的其他影响因素:除了股骨长,胎儿身高还受到遗传因素、母体营养状况、胎盘功能等多方面影响。父母身高较高的胎儿,通常出生时身高也相对较大。母体在孕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 3、孕期营养对胎儿身高的影响:孕期均衡的营养摄入对胎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鱼类,都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适当补充孕妇专用复合维生素,也能提供胎儿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素。 4、胎儿身高的临床评估:除了股骨长,医生还会通过头围、腹围等其他指标综合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产检中的超声检查,可以监测胎儿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如果发现胎儿生长迟缓或过快,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新生儿身高的后续发育:出生时的身高只是生长发育的起点,后续的营养摄入、睡眠质量、运动锻炼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最终身高。母乳喂养、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都是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39周胎儿股骨长70mm属于正常范围,预测新生儿身高在48-52厘米之间。影响胎儿身高的因素包括遗传、营养、胎盘功能等,孕期均衡营养和定期产检对确保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出生后,良好的喂养和护理习惯将有助于儿童持续健康成长,实现理想的身高发育。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葡萄糖多高是糖尿病?
血糖水平空腹状态下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超过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控制血糖水平。 1、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基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是主要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也可作为诊断依据。血糖监测是确诊糖尿病的关键步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多次检测。 2、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基础,建议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 3、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可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选择长效或短效胰岛素。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定期调整剂量。 4、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家用血糖仪是常用工具,记录血糖数据并与医生沟通。同时,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如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等。 5、并发症预防: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相结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长期管理和监测。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和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肝癌 肌病 脱水 肩袖损伤 脑脊液漏 肠吸收不良 地中海贫血 急性胰腺炎 皮肤蝇蛆病 鼻腔良性肿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