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适应症不包括哪些?
电除颤适应症不包括心脏骤停以外的非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功能正常时的电生理检查。电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这些是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对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电除颤通常不适用。
1、非致命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不适用于治疗非致命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虽然可能引起不适,但通常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非电击方法进行管理。
2、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电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这些是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对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电除颤通常不适用,因为这些心律失常不会导致心脏骤停。
3、心脏功能正常时的电生理检查:在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电生理检查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通常不需要使用电除颤。电除颤是一种紧急治疗措施,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而不是用于诊断或评估心脏功能。
电除颤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手段,但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适用。了解电除颤的适应症和不适应症,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诊断不包括?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治疗方面,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同时配合低盐低脂饮食和适量运动。
1、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核心特征,通常表现为尿蛋白定量超过3.5g/24h。蛋白尿的产生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有关,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首选药物,对于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
2、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重要表现,血清白蛋白水平通常低于30g/L。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与大量蛋白尿导致的白蛋白丢失有关,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治疗上,除了控制蛋白尿外,还需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必要时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3、高脂血症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常见,表现为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脂血症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脂蛋白分解代谢障碍有关。治疗上,除了控制原发病外,还需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等,同时注意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4、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眼睑、面部和下肢水肿。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同时也与钠水潴留有关。治疗上,除了控制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外,还需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同时注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以下。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在诊断中并不起主要作用。治疗上,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改善预后。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湿疹的治疗方法包括什么?
湿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抗组胺药;皮肤护理需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刺激性物质;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避免过敏原、穿着宽松衣物和保持良好心态。
1、药物治疗是湿疹治疗的核心手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可有效缓解炎症和瘙痒,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适用于面部和皮肤薄嫩部位,安全性较高。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瘙痒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2、皮肤护理对湿疹管理至关重要。每天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如凡士林、尿素霜等,保持皮肤湿润。避免使用含有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
3、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预防湿疹复发。识别并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或粗糙材质的衣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深呼吸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对湿疹的影响。
湿疹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的综合管理,大多数湿疹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耐心,避免过度焦虑,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过敏性鼻炎怎么查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鼻激发试验等方法查找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过敏原提取液滴在皮肤上,用针轻轻刺破表皮,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反应,适用于快速筛查常见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适合不能进行皮肤测试或对多种过敏原敏感的患者。鼻激发试验是将可疑过敏原直接喷入鼻腔,观察是否诱发鼻炎症状,用于确诊特定过敏原。
1、皮肤点刺试验操作简便,15-20分钟即可获得结果,适用于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的筛查。测试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3-7天,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测试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通常数小时内自行消退。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来判断过敏原,不受皮肤状况和药物影响。检测项目包括食物、吸入物、药物等数百种过敏原,适合婴幼儿、皮肤病患者或对多种物质敏感者。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3、鼻激发试验将可疑过敏原直接喷入鼻腔,观察是否诱发打喷嚏、流涕、鼻塞等鼻炎症状,用于确诊特定过敏原。该试验在医疗机构进行,医生全程监控,必要时可立即终止试验。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法确定过敏原或需要明确过敏原与症状关系的患者。
过敏性鼻炎患者确诊过敏原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和进行脱敏治疗来改善病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佩戴口罩等措施可减少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提高机体耐受性,是唯一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如何调理?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进行调理,其发病与遗传、环境过敏原刺激及免疫系统异常有关。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鼻用皮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环境控制需减少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生活方式调整建议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冷热刺激。
1、药物治疗是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的重要手段。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快速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适合短期使用。鼻用皮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能有效减轻鼻腔炎症,长期使用安全性较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对鼻塞、眼部症状有较好效果,尤其适用于伴有哮喘的患者。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依赖。
2、环境控制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关键。尘螨是常见过敏原,建议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枕套,使用防螨床罩。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佩戴口罩。宠物皮屑过敏者应避免饲养宠物,或定期给宠物洗澡。室内保持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的物品。
3、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避免冷热刺激,如从空调房直接进入高温环境。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游泳、瑜伽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进行户外运动。
过敏性鼻炎的调理需要综合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长期坚持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