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啰音和湿啰音是肺部听诊时常见的两种异常呼吸音,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机制和声音特征。干啰音通常由气道狭窄或痉挛引起,表现为高调哮鸣音或低调鼾音;湿啰音则因气道内存在液体而产生,呈现为断续的爆裂音。两者可能由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水肿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产生机制干啰音源于气流通过狭窄或痉挛的气道时产生湍流,常见于支气管收缩、黏膜肿胀或分泌物黏稠。湿啰音则是由于吸气时气流冲开气道内的分泌物或渗出液,形成气泡破裂声,多与肺泡或小气道液体潴留相关。前者反映气道阻塞性病变,后者提示肺实质或气道渗出性改变。
2、声音特征干啰音呈连续性音乐样声响,根据气道狭窄部位不同分为高调哮鸣音和低调鼾音,前者多见于小气道痉挛,后者常见于大气道分泌物滞留。湿啰音为断续的爆裂音,根据发生部位分为细湿啰音和粗湿啰音,细湿啰音出现在吸气末,类似指尖揉捻头发声;粗湿啰音发生于吸气早中期,似水泡破裂声。
3、听诊部位干啰音在双侧肺部均可闻及,但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以呼气相明显,慢性支气管炎则多在全呼吸周期出现。湿啰音的分布具有疾病特异性,肺炎多局限在病变肺叶,肺水肿时双肺底明显,心力衰竭患者啰音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4、伴随症状干啰音常伴呼气延长、胸闷和喘息,急性发作时可见三凹征。湿啰音多与咳嗽、咳痰相关,细菌性肺炎多为铁锈色痰,肺水肿可咳粉红色泡沫痰,支气管扩张患者常有大量脓痰。
5、临床意义干啰音提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气道异物等阻塞性疾病。湿啰音常见于肺炎、肺水肿、支气管扩张等渗出性病变。两者可能同时存在,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既有气道痉挛又有分泌物增多。
出现异常呼吸音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哮喘患者应规范使用吸入制剂,呼吸道感染者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慢性肺病患者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改善肺功能。
两肺底湿啰音常见于心力衰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和肺水肿等疾病。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血液淤积,液体渗出至肺泡和间质,形成湿啰音。湿啰音多出现在双肺底部,伴随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应用强心药物。
2、肺炎:
肺炎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导致肺泡内渗出液增多,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辅以祛痰、氧疗等支持措施。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道阻塞和肺结构破坏,易继发感染或出现肺内液体潴留,表现为湿啰音。急性加重期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4、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气道结构异常,分泌物排出不畅,易蓄积继发感染,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典型症状为长期咳嗽、大量脓痰。治疗以控制感染、促进排痰为主,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肺段。
5、肺水肿:
肺水肿时肺泡和间质内液体异常积聚,听诊特征为广泛湿啰音,心源性肺水肿啰音多从肺底开始。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需紧急利尿、扩血管治疗,必要时机械通气。
日常应注意监测呼吸状况,避免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每日饮水量。肺部疾病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保持气道湿润。出现气促加重、咯血等警示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吸烟者应戒烟,空气质量差时减少户外活动。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