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小朋友鼻子经常出血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朋友手脚都脱皮是什么原因?

小朋友手脚脱皮可能由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遗传性皮肤病等原因引起。

1、皮肤干燥:

冬季空气湿度低或频繁使用碱性洗护用品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手脚局部脱屑,可能伴随轻微瘙痒。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避免过度清洁。

2、维生素缺乏:

长期挑食可能导致维生素A、B族或锌元素摄入不足。典型表现为对称性脱皮,可能伴有口腔溃疡。可通过增加深色蔬菜、动物肝脏等食物补充营养素。

3、真菌感染:

手足癣等真菌感染常见于夏季,表现为环状脱屑伴边缘红肿。需通过皮肤镜检确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注意保持患处干燥。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橡皮泥、彩泥等含化学物质的玩具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特征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后脱皮,建议排查致敏原并使用温和洗剂清洁。

5、遗传性皮肤病:

掌跖角化症等遗传疾病表现为持续性厚茧样脱皮,多有家族史。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日常需避免机械摩擦并使用医用凡士林护理。

建议每日保证足量饮水,选择棉质透气鞋袜,洗手后及时涂抹儿童专用护手霜。若脱皮持续加重或伴随水疱、渗液,需及时就诊皮肤科排除特异性皮炎等疾病。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优质蛋白,避免长时间接触沙土、粉笔等干燥刺激物。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小朋友指甲盖脱落是什么原因?

小朋友指甲盖脱落可能由外伤、真菌感染、营养缺乏、皮肤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碰撞或频繁咬指甲等外力损伤时,甲床与甲板分离会导致脱落。常见于活泼好动的儿童,通常伴随局部淤血或疼痛。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二次伤害,新指甲一般3-6个月可再生。

2、真菌感染:

甲癣灰指甲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脆裂脱落。可能与手足癣交叉感染或公共场所赤足行走有关。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后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消毒鞋袜避免复发。

3、营养缺乏:

长期缺乏蛋白质、铁、锌或维生素B7生物素会影响指甲角蛋白合成。表现为多个指甲分层、变薄,易从边缘开始剥落。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乳制品、蛋黄、瘦肉及深色蔬菜摄入。

4、银屑病:

约50%银屑病患儿会出现甲损害,表现为甲板点状凹陷、油滴样变或全甲脱落。与皮肤鳞屑斑块同时出现,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需皮肤科专项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5、扁平苔藓:

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甲母质会导致指甲永久性脱落,常伴随口腔白色网纹或紫色丘疹。需通过皮肤活检确诊,早期激素治疗可延缓进展,但严重者需甲外科修复。

日常需避免指甲长时间浸泡,修剪时保留1-2毫米白边,选择透气鞋袜。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皮疹等症状,多指甲反复脱落建议检测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鱼皮、蹄筋,可配合儿童专用指甲强化营养素补充。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小朋友头晕喉咙痛发烧怎么办?

小朋友头晕喉咙痛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对症处理、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脱水、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保持室温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额头,每次不超过20分钟。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体液流失,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适当食用西瓜、梨等含水量高的水果。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咽喉,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计算。

3、药物干预: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用于退热镇痛,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咽喉肿痛可使用儿童型咽喉喷雾剂。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不可自行用药。

4、对症处理:

喉咙痛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炎症,蜂蜜柠檬水有助于润喉。头晕时应平卧休息,避免突然起身。监测体温变化曲线,记录发热频次和最高温度供医生参考。

5、就医评估:

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皮疹或抽搐需急诊。伴随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提示病情加重。耳痛可能为中耳炎,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病毒或细菌感染。2岁以下幼儿发热建议24小时内就诊。

患病期间宜选择小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每日12小时以上睡眠,恢复期暂缓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排便情况,预防脱水。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60%可缓解呼吸道不适。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2-3天,确认无反复后再恢复集体生活。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八岁小朋友的身高体重应该多少?

八岁儿童的身高标准范围通常为121至135厘米,体重在22至32公斤之间。具体数值受遗传因素、营养状况、运动习惯、睡眠质量及内分泌功能等多方面影响。

1、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对儿童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遗传贡献度约占60%-70%。若父母身高偏矮,孩子可能处于同年龄组身高下限,此时需加强后天干预。建议定期监测生长曲线,若年增长不足5厘米需就医评估。

2、营养状况:

每日应保证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100克瘦肉及适量谷物摄入。缺锌可导致味觉减退影响进食,缺钙会影响骨骼发育。临床常见因挑食导致体重偏低的情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等营养补充剂。

3、运动习惯:

每天1小时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能刺激生长板。缺乏运动儿童骨密度可能低于同龄人,但过度运动反而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建议选择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运动量控制在10小时以内。

4、睡眠质量:

深度睡眠期生长激素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8岁儿童需保证9-11小时睡眠。开灯睡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生长激素脉冲式释放。睡前1小时应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亮度建议低于50勒克斯。

5、内分泌功能: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年生长速度常不足4厘米,可能伴随低血糖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伴身高滞后,典型表现为颈部增粗、皮肤干燥。这两种情况需内分泌科进行激素激发试验确诊。

建议每周测量记录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图。春季是生长加速期,可适当增加奶制品和鱼类摄入。若身高连续6个月无变化或体重年增长不足2公斤,需排查慢性疾病。避免盲目使用增高保健品,部分产品非法添加性激素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每天保证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影响夜间生长激素分泌。体重超标儿童应控制果汁、油炸食品摄入,优先选择游泳等不负重运动。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五岁小朋友为什么会经常流鼻血?

五岁儿童频繁流鼻血多由鼻腔黏膜脆弱、干燥环境刺激、过敏性鼻炎、鼻腔异物或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1、鼻腔黏膜脆弱:

儿童鼻中隔前下方黏膜血管丰富且表浅,轻微碰撞或揉鼻易导致血管破裂。建议保持指甲修剪圆钝,避免剧烈运动时面部撞击,冬季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

2、干燥环境刺激:

空调房或北方干燥气候会使鼻黏膜脱水皲裂。室内湿度应维持在50%-60%,睡前可在鼻腔涂抹少量凡士林,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防止霉菌滋生。

3、过敏性鼻炎: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黏膜充血水肿,可能伴随阵发性喷嚏和眼痒。需进行过敏原检测,规避致敏物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4、鼻腔异物:

幼儿可能将玩具零件、豆类等塞入鼻腔导致黏膜损伤,常表现为单侧鼻腔出血伴腐臭味。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取出,避免使用镊子自行操作造成二次伤害。

5、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反复出血,往往伴随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检查,维生素K缺乏者可通过深绿色蔬菜补充。

日常应保证每日1000毫升饮水量,多食用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增强血管韧性。出血时让孩子坐位前倾,捏住鼻翼压迫10分钟,切忌仰头防止血液倒流呛咳。若每月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量浸透5张以上纸巾,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红斑 鼻咽癌 残胃炎 蛔虫病 结节病 脑膨出 糖尿病足 玫瑰糠疹 上颌后缩 急性糜烂性胃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