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长时间玩手机头疼恶心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车上玩手机就晕车恶心怎么回事?

车上玩手机时出现晕车恶心可能与视觉与前庭系统冲突、屏幕光线刺激、坐姿不良、车内空气不流通、个体敏感性差异等因素有关。

1、感觉冲突:

视觉系统接收手机屏幕静止信号,前庭系统却感知车辆运动,这种信号冲突会刺激呕吐中枢。建议行车时减少动态视觉刺激,可将视线固定于远处地平线。

2、光线影响:

手机屏幕频闪和强光会加剧视疲劳,触发三叉神经兴奋。选择夜间模式或纸质阅读材料,能降低视网膜受刺激程度。

3、体位因素:

低头姿势压迫颈动脉窦,影响脑部供血。保持头部中立位并使用颈枕,有助于维持椎动脉血流稳定。

4、环境刺激:

密闭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混合汽油味等异味会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定期开窗通风或使用空气净化器可改善空气质量。

5、个体差异:

前庭功能敏感者更易产生运动病反应,女性及8-12岁儿童发病率较高。乘车前避免空腹或过饱,口含姜片有一定预防作用。

乘车期间应保持规律深呼吸,选择车辆前排就坐减少颠簸。出发前可适量食用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腹部受压。长期晕车者可进行前庭功能训练,如旋转椅适应性锻炼。柑橘类精油嗅吸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咨询医生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为什么玩手机玩久了头晕、恶心?

长时间玩手机后出现头晕、恶心可能与视觉疲劳、姿势不良、脑供血不足、前庭功能紊乱、蓝光刺激等因素有关。

1、视觉疲劳:

持续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引发视疲劳。屏幕亮度和闪烁会加重眼睛负担,出现视物模糊、眼干等症状,进而诱发头晕。建议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使用防蓝光眼镜可减轻症状。

2、姿势不良:

低头玩手机时颈椎承受压力可达27公斤,长期保持不良姿势会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颈部肌肉紧张还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引发恶心感。保持手机与眼睛平视,每隔半小时活动颈部可缓解。

3、脑供血不足:

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会减慢血液循环,特别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能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这种情况在本身有颈椎病或血管弹性下降的人群中更明显。适当起身活动、做颈部保健操有助于改善。

4、前庭功能紊乱:

快速滑动的手机画面可能与前庭系统产生冲突,导致运动病样反应。这种感官不匹配尤其容易在乘车、躺卧时玩手机出现。选择静态内容浏览,避免在移动环境中使用手机可降低发生几率。

5、蓝光刺激:

手机屏幕释放的短波蓝光可能影响褪黑素分泌,干扰生物钟。部分人群对蓝光敏感,可能直接引发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开启护眼模式、控制夜间使用时长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建议调整手机使用习惯,保持环境光线适宜,避免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使用。日常可进行眼球转动训练和颈椎保健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如胡萝卜、深绿色蔬菜。若症状频繁出现或伴随呕吐、视力障碍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椎动脉型颈椎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器质性疾病。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玩手机久了头晕、恶心怎么治疗?

玩手机久了头晕、恶心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改善环境光线、物理缓解、药物治疗及心理调节等方式改善。这些症状通常由视觉疲劳、前庭功能紊乱、颈椎压迫、蓝光刺激及情绪紧张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眼习惯:

持续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引发视疲劳性头晕。建议每3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或闭眼休息1分钟。避免在晃动环境中使用手机,减少眼球频繁聚焦的动作负荷。

2、改善环境光线:

屏幕与环境光差过大易造成瞳孔反复调节,建议保持300-500勒克斯的环境光照度。夜间使用手机时开启护眼模式,将色温调至暖色调,降低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3、物理缓解:

颈椎前倾超过15度会压迫椎动脉,可做颈部后仰拉伸动作:双手交叉托住后脑勺,缓慢后仰至极限位保持5秒。前庭功能训练如单脚站立、眼球追踪移动手指等方法能增强平衡代偿能力。

4、药物治疗:

对于顽固性症状可考虑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内耳微循环,盐酸氟桂利嗪缓解血管痉挛,或银杏叶提取物增强脑血流。使用前需经专业医师评估,避免自行用药掩盖潜在疾病。

5、心理调节:

焦虑情绪会放大躯体不适感,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缓解:用4秒吸气、7秒屏息、8秒呼气为周期循环。建立手机使用时间管理制度,避免因失控感产生应激反应。

日常建议增加富含花青素的蓝莓、黑枸杞等食物保护视网膜细胞,每周进行3次以上游泳或羽毛球等需要快速变向的运动锻炼前庭功能。睡眠时保持颈椎自然曲度,选择高度适中的护颈枕。若调整生活方式两周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视物旋转、剧烈头痛等表现,需及时排查耳石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器质性疾病。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宫颈机能不全的6个标准是什么?

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宫颈长度缩短、宫颈内口扩张、无痛性宫颈扩张、妊娠中期流产史、宫颈手术史以及超声检查异常。

1、宫颈长度缩短:

通过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妊娠中期宫颈长度小于25毫米提示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缩短可能伴随宫颈内口呈漏斗状改变,这种形态学变化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宫颈内口扩张:

在无宫缩情况下,宫颈内口扩张超过1厘米属于异常表现。临床检查时可发现宫颈管松弛,手指可通过宫颈内口触及胎膜,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妊娠16-28周。

3、无痛性宫颈扩张:

典型表现为妊娠中期出现无宫缩的宫颈进行性扩张,常伴随胎膜膨出。患者通常没有明显腹痛或阴道流血等先兆症状,这种特征性表现是诊断的关键指标。

4、妊娠中期流产史:

有两次及以上妊娠中期流产或早产史,特别是发生在妊娠16-28周的无明显诱因流产,强烈提示宫颈机能不全。既往妊娠中曾出现胎膜早破者风险更高。

5、宫颈手术史:

既往接受过宫颈锥切术、LEEP刀手术等宫颈治疗,或有过宫颈撕裂伤病史。这些操作可能损伤宫颈结构,导致宫颈支撑功能减弱。

6、超声检查异常:

除宫颈缩短外,超声还可能发现宫颈内口呈"Y"型或"U"型开放,宫颈管呈漏斗状改变。动态观察显示宫颈进行性缩短或扩张更有诊断价值。

确诊宫颈机能不全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措施。妊娠期可考虑宫颈环扎术,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变化,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情况。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维持正常排便习惯避免腹压增高。出现异常宫缩或阴道流液需及时就医。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12岁小孩玩手机的危害有哪些?

12岁儿童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引发视力下降、睡眠障碍、脊柱变形、注意力缺陷及社交能力退化等问题。

1、视力损伤:

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诱发假性近视。蓝光辐射可能加速视网膜细胞氧化损伤,12岁儿童眼球发育未成熟,连续使用手机超过20分钟即可出现视疲劳症状,日均使用超2小时会显著增加近视风险。建议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室内光照需保持300勒克斯以上。

2、睡眠紊乱:

夜间使用手机时,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达23%,延迟入睡时间平均53分钟。12岁儿童每日睡眠需求为9-12小时,睡前1小时接触电子设备可使深度睡眠减少27%,长期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建议建立无电子设备的睡前缓冲期,保持卧室完全黑暗。

3、体态异常:

低头45度使用手机时,颈椎承受压力相当于22公斤。儿童骨骼处于快速生长期,持续不良姿势可能引发颈椎反弓、胸椎后凸等结构性改变,数据显示每天低头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出现脊柱侧弯概率增加4.8倍。建议使用手机时保持耳垂与肩峰在同一直线上,单次使用不超过15分钟。

4、注意力障碍:

高频切换的短视频内容会缩短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研究显示每天游戏超1小时的儿童,课堂专注力下降39%。多巴胺奖励机制导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延迟,表现为作业拖延、指令执行困难等执行功能障碍症状。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分段使用,单次连续使用控制在25分钟内。

5、社交缺陷:

过度依赖虚拟社交会削弱现实场景中的共情能力,面部表情识别准确率降低18%,语言交流中非语言线索捕捉能力下降。12岁是社交技能发展的关键期,日均屏幕时间超3小时儿童的人际冲突解决能力显著低于同龄人。建议每日安排至少1小时面对面互动游戏。

家长应建立屏幕使用时间契约,12岁儿童每日娱乐性使用建议控制在1小时内,优先保证户外活动时间。选择教育类应用时注意交互设计,避免碎片化内容。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和脊柱评估,晚餐后实施电子设备宵禁。培养纸质阅读、手工制作等替代性活动,周末可安排家庭无屏幕日。出现明显行为异常或躯体症状时需及时寻求儿童心理科或康复科专业帮助。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脑肿瘤 天疱疮 软纤维瘤 变应性血管炎 创伤性青光眼 恶性胸腔积液 化脓性汗腺炎 结肠血管扩张症 乳头状汗腺腺瘤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