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高脂血症吃什么好?

高脂血症患者可以适量吃燕麦、深海鱼、豆制品、坚果、绿叶蔬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普罗布考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1、燕麦

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燕麦中的β-葡聚糖能够延缓胃肠对脂肪的吸收,改善血脂代谢。建议选择未经过多加工的燕麦片,避免添加糖分的即食燕麦产品。

2、深海鱼

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含有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采用清蒸或水煮的烹饪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成分。

3、豆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含有植物固醇和优质蛋白,能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可替代部分动物蛋白摄入,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建议选择未经过多加工的天然豆制品。

4、坚果

杏仁、核桃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适量食用有助于调节血脂。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选择原味无添加产品。坚果热量较高,需计入每日总热量摄入。

5、绿叶蔬菜

菠菜、油菜等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烹饪时减少油脂使用。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通常高于浅色蔬菜。

二、药物1、阿托伐他汀钙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属于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非诺贝特胶囊

非诺贝特胶囊为贝特类降脂药,主要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该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瑞舒伐他汀钙片

瑞舒伐他汀钙片是强效他汀类药物,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作用显著。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肌肉疼痛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4、依折麦布片

依折麦布片通过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发挥作用,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该药不良反应较少,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普罗布考片

普罗布考片具有抗氧化和调节血脂作用,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用药期间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需定期心电图监测。避免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

高脂血症患者除注意饮食和药物治疗外,还应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时需综合管理。烹饪时选择植物油,避免动物油和反式脂肪酸摄入。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混合性高脂血症指标升高有什么?

混合性高脂血症指标升高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同时伴有甘油三酯水平异常。

遗传因素是混合性高脂血症的重要诱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导致脂质代谢异常。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可促使血脂水平上升。此外,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也会影响脂质代谢,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

日常应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入,并保持规律运动。若血脂持续升高,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进行治疗。

高云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脂血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脂血症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脂肪肝、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并发症。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器官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影响心脑肾等器官供血。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胸闷头晕,可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调节血脂,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

2、胰腺炎

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值5倍时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高浓度血脂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直接损伤胰腺细胞。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需禁食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脂,严重时需血浆置换。常用药物包括非诺贝特胶囊、苯扎贝特分散片等。

3、脂肪肝

肝脏对甘油三酯代谢异常会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堆积。早期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乏力,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时可能出现黄疸。治疗需控制体重,配合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避免饮酒和高糖饮食。

4、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发心肌梗死。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除降脂治疗外,需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情绪激动。

5、脑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能阻塞脑血管,导致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急性期需溶栓治疗,恢复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配合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

高脂血症患者需长期低脂饮食,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定期检测血脂四项,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更低水平。出现视力模糊、胸痛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高脂血症患者宜吃食物?

高脂血症患者宜吃燕麦、深海鱼、豆制品、绿叶蔬菜和坚果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食物1、燕麦

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固醇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体外。长期食用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建议选择未添加糖分的原味燕麦片,搭配无糖豆浆或低脂牛奶食用。

2、深海鱼

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每周摄入两到三次有助于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烹饪时宜采用清蒸或水煮方式。

3、豆制品

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含植物固醇和优质蛋白,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其异黄酮成分还能调节脂蛋白代谢酶活性,建议每日摄入适量发酵豆制品如纳豆或味噌。

4、绿叶蔬菜

菠菜、油菜等深色绿叶菜富含镁元素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胆汁酸排泄从而消耗胆固醇。所含的叶绿素可阻断肠道对脂质的重吸收,每日应保证生重300克以上的摄入量。

5、坚果

杏仁、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含植物甾醇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脂质谱。每日建议控制在15-20克,优先选择未经过盐焗或糖渍加工的原味坚果。

高脂血症患者需建立长期均衡的膳食模式,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配合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变化。若饮食调节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进行药物干预。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

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等因素。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异常,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这类患者往往在年轻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高脂血症,需要早期干预。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必要时进行基因筛查。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脂水平。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食物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油炸食品、人造黄油等则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过量摄入这些食物会促进肝脏合成更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导致血脂异常。

3、缺乏运动

运动不足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规律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影响脂肪的正常代谢过程。

4、肥胖

超重和肥胖者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极低密度脂蛋白。腹部脂肪堆积会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发生高脂血症的概率明显增加。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脂肪分解增加,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高血糖状态会促进肝脏合成更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预防高脂血症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水平,有高危因素者需要更频繁的监测。若发现血脂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鼻息肉 肠狭窄 肺脓肿 窦性停搏 肠系膜肿瘤 腹膜后肿瘤 急性脊髓炎 嗜铬细胞瘤 皮克病性痴呆 脱发性毛囊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