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1、药物类别孟鲁司特钠是临床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抑制气道炎症反应。该药属于非激素类抗炎药物,与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不同,常用于对激素治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方案。
2、适应证适用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能减少夜间哮喘症状。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同时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对阿司匹林诱发哮喘、运动诱发支气管收缩等情况也有预防效果。
3、剂型特点国内常见剂型包括孟鲁司特钠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孟鲁司特钠颗粒剂。片剂适用于15岁以上人群,4毫克咀嚼片用于2-5岁儿童,5毫克咀嚼片用于6-14岁儿童,颗粒剂可供1岁以上幼儿服用。不同剂型需严格按年龄分段使用。
4、作用机制通过竞争性结合气道平滑肌上的白三烯受体,阻断白三烯引起的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病理过程。该药对已形成的白三烯无中和作用,需持续用药维持受体阻断效果,通常用药后3-4天才能达到稳定血药浓度。
5、使用注意需整片吞服或按说明书要求咀嚼服用,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服影响吸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胃肠道不适等。罕见但需警惕的精神系统反应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儿童用药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行为变化。肝功能异常者应调整剂量,妊娠期使用需权衡利弊。
使用孟鲁司特期间应避免突然停药,需遵医嘱逐步减量。定期复查肺功能评估疗效,过敏性鼻炎患者建议配合鼻腔冲洗。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用药期间出现行为异常或呼吸道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膀胱炎可分为急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等类型。
急性膀胱炎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脓尿。该类型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慢性膀胱炎症状相对较轻但病程较长,可能由急性膀胱炎迁延不愈或存在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间质性膀胱炎属于非细菌性炎症,以膀胱壁纤维化和膀胱容量减少为特征,患者常出现盆腔疼痛和顽固性尿频。放射性膀胱炎则是盆腔放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
建议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并适量增加饮水。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1、药物类型孟鲁司特钠属于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的结合,减轻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该药物对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2、适应症孟鲁司特钠适用于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可减少夜间哮喘症状。同时可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包括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3、剂型规格孟鲁司特钠常见剂型包括片剂、咀嚼片和颗粒剂。片剂有10毫克规格,咀嚼片有4毫克和5毫克两种规格,颗粒剂每包含4毫克药物。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患者,需根据医嘱选择。
4、药理作用孟鲁司特钠通过选择性阻断气道平滑肌和其他细胞表面的白三烯受体,抑制白三烯引起的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呼吸道症状。
5、使用注意孟鲁司特钠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不可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缓解治疗。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痛、腹痛、嗜睡等不良反应。有精神系统疾病史者需谨慎使用,出现行为情绪异常应及时就医。
使用孟鲁司特钠期间应避免突然停药,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以备急性发作时使用。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配合鼻腔冲洗和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非药物措施。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诊评估疗效。
重度中暑主要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重度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的严重热损伤综合征,需紧急医疗干预。
1、热射病热射病是最危重的重度中暑类型,核心体温超过40摄氏度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或昏迷,可能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病机制与体温调节中枢失控、炎症反应过度激活有关。临床需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冰毯包裹、静脉补液,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控制体温。若未及时救治,病死率较高。
2、热痉挛热痉挛以剧烈肌肉疼痛性抽搐为特征,常见于高温下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钠的体力劳动者。患者四肢及腹部肌肉出现阵发性痉挛,体温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发病与电解质紊乱直接相关,需补充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预防关键在于作业期间定时饮用含盐饮料。
3、热衰竭热衰竭表现为循环系统失代偿状态,包括头晕、恶心、皮肤湿冷等脱水症状,体温多在38-40摄氏度之间。常见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与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有关。治疗需转移至阴凉环境,通过口服补液盐散纠正脱水,严重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未及时处理可能进展为热射病。
预防重度中暑需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穿着透气衣物,每小时饮用500毫升含电解质饮料。户外工作者应每15分钟休息补水,出现头晕等先兆症状立即停止作业。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夏季要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设定26-28摄氏度。若发现疑似重度中暑患者,应迅速移至阴凉处并脱除外衣,用冷水擦拭皮肤,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可储备口服补液盐散、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但出现意识障碍时禁止自行喂药。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