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生殖

请问:迷走神经兴奋会发生室颤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室颤和房颤的区别?

室颤和房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和危险程度。室颤发生在心室,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生在心房,属于非致命性但需长期管理的心律失常。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1、发生部位

室颤是心室肌快速无序颤动,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房颤是心房肌不规则颤动,心房收缩功能丧失但心室仍可部分代偿。室颤直接威胁生命,房颤虽不立即致命但可能引发脑卒中等并发症。

2、心电图特征

室颤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的波形,无明确QRS波群。房颤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室颤需要立即电除颤,房颤可通过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3、临床症状

室颤会导致意识丧失、脉搏消失,数分钟内可死亡。房颤常见心悸、气短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室颤属于心脏骤停,房颤属于慢性心律失常。

4、危险程度

室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猝死风险极高。房颤主要风险是血栓栓塞,五年内卒中风险明显增加。室颤需要心肺复苏抢救,房颤需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5、治疗方法

室颤需立即电除颤,后续可能植入ICD。房颤治疗包括抗凝药物、节律控制药物和导管消融。室颤抢救后需查明病因,房颤需要长期管理预防并发症。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室颤高危人群可考虑植入式除颤器。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日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室颤除颤怎么治疗?

室颤除颤主要通过电除颤、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病因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室颤是心室颤动的简称,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需立即抢救。

1、电除颤

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除颤仪释放电流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院内使用手动除颤仪,院外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电除颤需在室颤发生后尽早实施,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约10%。除颤后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变化。

2、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辅助电除颤或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等。胺碘酮能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利多卡因可抑制钠离子内流。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监测血压及心电图变化。

3、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维持重要器官血供的基础抢救措施。在准备除颤设备时,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确保冠状动脉和脑部血流灌注。

4、ICD植入

对于反复发作室颤的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该设备能自动识别室颤并发放电击,预防心源性猝死。ICD植入适用于心肌梗死后、扩张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定期随访调整参数。

5、病因治疗

纠正导致室颤的基础病因至关重要。急性心肌梗死需尽快血运重建,心肌炎需抗炎治疗,电解质紊乱需及时纠正。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部分病例需射频消融术治疗。长期管理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室颤患者抢救成功后需转入监护病房观察,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诱发因素。恢复期应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家属需学习基本心肺复苏技能。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室颤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室颤的急救措施主要有立即心肺复苏、尽快电除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

1、立即心肺复苏

发现室颤患者后应即刻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同时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持续心肺复苏可维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注意避免按压中断,直至除颤设备就绪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2、尽快电除颤

双向波除颤仪首次能量选择120-200焦耳,单向波除颤仪选择360焦耳。除颤后立即恢复心肺复苏,2分钟后评估心律。若仍为室颤可进行第二次除颤。早期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供非专业人员使用。

3、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反复室颤或除颤无效者,可静脉注射胺碘酮或利多卡因。胺碘酮首剂300毫克稀释后静脉推注,必要时追加150毫克。利多卡因初始剂量1-1.5毫克/公斤体重。药物可提高电复律成功率,但不可替代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给药时需确保静脉通路通畅。

4、建立静脉通道

抢救时应尽快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优选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给药。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可经气管导管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静脉通道用于输注抢救药物和维持液体,需固定牢固防止脱落。给药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确保药物进入循环。

5、持续心电监护

抢救全程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识别是否恢复窦性心律或转为其他心律失常。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即使恢复自主循环仍需密切观察,防止室颤复发。转运过程中不得中断监护,随时准备应对病情变化。

室颤抢救成功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查明病因并预防复发。冠心病患者需评估是否需血运重建,心肌病患者需优化药物治疗。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家庭成员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康复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心脏康复训练。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

心室颤动的首选治疗措施是立即进行电除颤,同时配合心肺复苏和药物治疗。心室颤动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需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抢救,主要干预手段包括电除颤、肾上腺素等药物应用、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病因治疗。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1、电除颤

双向波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核心手段,首次能量选择200焦耳。对于院外发生的心室颤动,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电除颤后需立即评估心律,若仍为室颤则需重复进行,并配合持续胸外按压。对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患者,设备会自动识别并放电治疗。

2、心肺复苏

在获取除颤设备前应立即开始高质量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开放气道后给予人工呼吸,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心肺复苏可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抢救过程中需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每2分钟轮换按压人员以保证效果。

3、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是心室颤动的一线药物,每3-5分钟静脉注射1毫克,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冠脉灌注。胺碘酮能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静脉负荷量300毫克,维持量900毫克/24小时。利多卡因作为替代选择,初始剂量1-1.5毫克/千克。同时需监测并纠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4、病因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暴发性心肌炎可能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对于QT间期延长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静脉补镁和异丙肾上腺素可缩短复极时间。药物中毒引起者需使用特定解毒剂,如地高辛中毒可用地高辛抗体片段。

5、高级生命支持

建立高级气道管理包括气管插管或声门上气道装置,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目标体温管理对复苏后昏迷患者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通常维持32-36摄氏度24小时。对于难治性心室颤动,可考虑体外心肺复苏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颤动患者抢救成功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完善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功能。长期管理包括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定期复查电解质和心电图。饮食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复发。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房颤和室颤的区别?

房颤和室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危险程度及临床表现。房颤指心房不规则颤动,室颤指心室不规则颤动,后者更危险可能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1、发生部位

房颤发生在心脏的心房部位,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房肌纤维不同步收缩。室颤发生在心脏的心室部位,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肌纤维完全失去协调收缩能力。

2、危险程度

房颤可能增加卒中风险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患者可能长期带病生存。室颤属于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发作后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必须立即电除颤抢救。

3、临床表现

房颤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室颤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体表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诊消失。

4、心电图特征

房颤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完全消失,出现不规则、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极快且无规律。

5、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心率、抗凝预防血栓、导管消融等。室颤必须立即心肺复苏并电除颤,后续可能需要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发生,建议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心律失常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房颤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预防卒中,室颤幸存者通常需要植入ICD预防再次发作。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梦魇 高血压 皮内痣 放线菌病 肩关节结核 淋球菌感染 毛细淋巴管瘤 室性心动过速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