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牙漏神经了疼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孕期咳嗽漏尿怎么回事?

孕期咳嗽漏尿可能由盆底肌肉松弛、子宫压迫膀胱、激素水平变化、尿路感染、体重增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调整饮食、控制体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孕期激素变化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咳嗽时腹压增加,尿液易漏出。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天练习3次,每次10分钟,持续改善漏尿情况。

2、子宫压迫:随着胎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采取侧卧位休息,减轻子宫对膀胱的压力。

3、激素变化:孕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控制能力下降。多饮水、避免憋尿,减少膀胱负担,有助于缓解漏尿症状。

4、尿路感染:孕期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尿路感染,引起尿频、尿急、漏尿。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片每次500mg,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治疗感染。

5、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增加盆底肌负担,导致漏尿。建议控制体重增长,每周增加0.5kg以内,通过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孕期咳嗽漏尿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每天保证1500ml饮水量,避免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适度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漏尿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12岁漏尿能自愈吗?

12岁漏尿可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漏尿可能与膀胱功能发育不全、心理压力、尿路感染、神经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1、膀胱训练:膀胱功能发育不全是漏尿的常见原因,可以通过定时排尿训练改善。建议每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训练膀胱的储尿能力。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减少膀胱负担。

2、心理疏导: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漏尿,尤其是在学校或社交场合。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其缓解焦虑。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减轻心理负担,改善漏尿症状。

3、药物治疗:尿路感染是漏尿的常见病理因素,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治疗。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使用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缓解症状。

4、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膀胱控制失调,表现为漏尿。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电刺激治疗等方式,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膀胱控制能力。必要时可咨询神经科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5、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膀胱功能,导致漏尿。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孩子,更需注意预防和早期干预。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日常护理中,建议孩子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减少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碳酸饮料的摄入;适当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膀胱控制能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脑脊液漏会自愈吗?

脑脊液漏可能自愈,但具体恢复情况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评估。轻微脑脊液漏可通过卧床休息、避免用力等措施缓解,严重情况需医疗干预。

1、卧床休息:脑脊液漏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头部活动,减少脑脊液压力。卧床时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少脑脊液外漏。卧床时间通常为1-2周,具体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2、避免用力:患者应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咳嗽时可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片10mg,每日3次,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

3、补充水分:脑脊液漏可能导致头痛,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缓解症状。每日饮水量建议为2000-2500ml,可选择温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含咖啡因的饮品。

4、药物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片400mg,每6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4-6小时一次。严重头痛可考虑使用咖啡因片100mg,每日2次辅助治疗。

5、医疗干预:若脑脊液漏持续超过1周或症状加重,需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腰椎穿刺、CT或MRI检查,必要时进行硬膜外血贴治疗或手术修补漏口。

脑脊液漏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病情恢复。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脑脊液漏引起的低颅压头痛怎么处理?

脑脊液漏引起的低颅压头痛可通过卧床休息、补液治疗、硬膜外血贴、药物治疗、手术修补等方式治疗。脑脊液漏通常由外伤、腰椎穿刺、自发性脑脊液漏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低颅压头痛的基础治疗方式,患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头部抬高或剧烈活动,以促进脑脊液压力恢复。建议每日卧床时间不少于20小时,持续1-2周。

2、补液治疗:通过增加液体摄入量或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可以提高脑脊液压力,缓解头痛症状。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00-1500毫升。

3、硬膜外血贴:硬膜外血贴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通过抽取患者自体血液注入硬膜外腔,形成血凝块封堵脑脊液漏口。该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成功率可达70%-90%。

4、药物治疗:咖啡因可以收缩脑血管,提高颅内压,缓解头痛症状,常用剂量为200-400毫克/日。茶碱具有类似作用,剂量为200-400毫克/日。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常用地塞米松4-8毫克/日。

5、手术修补:对于顽固性脑脊液漏,可通过开颅手术或内镜手术修补漏口。开颅手术适用于硬膜缺损较大者,内镜手术适用于颅底骨折或蝶窦漏者。手术成功率可达80%-95%。

低颅压头痛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过度活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如每日摄入食盐5-10克。适度进行颈部肌肉放松训练,如颈部旋转、侧屈等动作,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漏尿是漏一点点,还是一泡尿?

漏尿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能表现为轻微漏尿或大量尿液失控。漏尿通常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神经源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等原因引起。轻微漏尿可能仅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出现,而严重漏尿可能导致完全无法控制排尿。

1、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或更年期女性。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压增加导致尿液漏出。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少漏尿。

2、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导致尿急和尿失禁。可能与膀胱感染、神经损伤或前列腺肥大有关。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和延迟排尿有助于改善症状。

3、功能性尿失禁:身体活动受限或认知障碍导致无法及时如厕。常见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改善生活环境如增加厕所便利性、使用尿垫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4、神经源性尿失禁: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导致膀胱控制功能受损。可能与神经信号传导异常有关。药物治疗如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或索利那新片5mg每日一次有助于控制膀胱过度活动。

5、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与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等有关。综合治疗如盆底肌锻炼、膀胱训练和药物治疗如托特罗定缓释片4mg每日一次有助于改善症状。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定时排尿有助于预防漏尿。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和延迟排尿、药物治疗如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或索利那新片5mg每日一次有助于改善症状。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减少膀胱压力。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热门标签

早泄 耳鸣 肺吸虫病 尺骨干骨折 黑布拉痒疹 风湿性舞蹈病 麻痹性睑外翻 腹膜良性间皮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