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阴道瘙痒 恶露很长时间没结束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产后半个月恶露时有时无正常吗?

产后半个月恶露时有时无多数属于正常现象。

恶露是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及坏死组织经阴道排出的过程,通常持续4-6周。产后半个月处于血性恶露向浆液性恶露过渡阶段,因宫缩力波动或活动量变化可能出现间断排出。哺乳时缩宫素分泌增多可能促进恶露排出,而卧床休息时排出减少,这种间歇性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观察恶露颜色是否从鲜红逐渐转为淡红或白色,且无异常臭味即可。

若伴随发热、下腹剧痛或恶露量突然增多需警惕感染或宫腔残留。胎盘胎膜残留可能导致恶露反复出现鲜红色血液,子宫复旧不良时可能持续排出较多暗红色血块。这两种情况需要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行清宫术或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产妇安合剂、五加生化胶囊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建议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恶露干净后两周。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泡脚后恶露又来了是不是不能泡脚?

泡脚后恶露又来了通常不建议继续泡脚。恶露是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和坏死组织排出的正常生理现象,泡脚可能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影响恶露排出。

产后泡脚水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加速盆腔血液循环,导致子宫收缩增强,使本应逐渐减少的恶露量暂时增多。尤其产后一周内恶露以血性为主时,高温刺激可能诱发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部分产妇泡脚后出现鲜红色恶露或排出小血块,多与水温超过40度、单次浸泡超过20分钟有关。此时应暂停泡脚,观察恶露颜色和量的变化,若持续有新鲜出血需及时就医。

少数产妇因体质敏感,即使使用温水短时泡脚也可能影响恶露排出。存在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等病理情况时,泡脚的热效应可能干扰子宫自我修复机制,导致异常出血。这类情况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子宫收缩治疗,如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益母草胶囊促进宫腔内容物排出,同时避免任何可能加重出血的理疗措施。

产后恢复期间建议选择擦浴替代泡脚,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恶露完全结束后可逐步恢复泡脚,水温控制在38度以下,时间不超过15分钟,避免添加活血类中药材。若泡脚后恶露反复或伴随腹痛发热,需警惕感染风险,及时到妇产科就诊评估子宫恢复情况。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放化疗结束后身体多久能恢复正常?

放化疗结束后身体恢复通常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与个体差异、治疗方案及并发症有关。

放化疗后恢复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强度较低且无严重并发症时,骨髓功能可能在1-3个月内逐步恢复,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逐渐缓解。胃肠黏膜修复需2-4周,脱发再生需2-3个月。若存在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恢复可能延长至6个月以上,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重建较慢,部分患者需6-12个月才能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良好、坚持适度康复锻炼者恢复更快。

恢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配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月经结束了还有一点出血是什么原因?

月经结束后仍有少量出血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或宫内节育器刺激等因素有关。这类出血通常表现为点滴状褐色分泌物或鲜红色血丝,持续时间多在1-3天。

1、黄体功能不足

月经周期后半段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时,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出现经后点滴出血。这类情况常伴有月经周期缩短或经前乳房胀痛,可通过孕激素补充治疗改善,如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息肉可能在经期后因机械摩擦引发出血,出血量少但可能反复发生。多数患者无其他症状,部分会出现经期延长,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

3、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突出宫腔时易导致经后不规则出血,可能伴随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较小肌瘤可尝试使用米非司酮片等药物控制,较大肌瘤需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4、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引起经间期出血。这类情况往往伴有痤疮、肥胖或月经稀发,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常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5、宫内节育器刺激

放置含铜节育器后可能因机械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局部充血,在月经干净后出现接触性出血。通常发生在置器后3-6个月内,可观察等待适应,若持续出血需超声检查排除节育器移位。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特征,避免剧烈运动及辛辣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伴随腹痛或反复发作,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测。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潜在贫血风险,同时注意调节情绪压力对内分泌的影响。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恶露反反复复怎么回事?

恶露反反复复可能由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胎盘胎膜残留、凝血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清宫手术、抗感染治疗、止血治疗、激素调节等方式治疗。

1、子宫复旧不良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恶露排出不畅,可能伴随下腹坠胀感。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或益母草颗粒帮助子宫恢复。日常可适当按摩子宫底刺激收缩。

2、宫腔感染

产褥期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症,表现为恶露异味、发热等症状。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配合甲硝唑片治疗厌氧菌感染。保持会阴清洁至关重要。

3、胎盘胎膜残留

分娩时胎盘剥离不全会导致组织残留,引起反复出血性恶露。超声确诊后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物,术后可服用新生化颗粒促进蜕膜排出。残留物超过3厘米时需及时处理。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造成恶露持续时间延长,需检测凝血四项。可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止血,严重者需输注冷沉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

5、内分泌失调

产后泌乳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子宫内膜修复,导致恶露淋漓不尽。确诊后可使用戊酸雌二醇片调节激素,配合定坤丹调理气血。哺乳期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

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观察恶露颜色与气味变化,出现鲜红色出血或发热时立即就医;产后6周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加强营养摄入,多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食物;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恢复。若恶露持续超过6周需进行超声检查排除病理因素。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发烧 脓疱病 葡萄胎 胃憩室 传染性软疣 急性乳突炎 慢性结肠炎 视网膜震荡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