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舌苔发黄吃什么药合适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什么时候做人流比较合适?
人流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怀孕6至10周之间,此时手术风险较低,恢复较快。早期人流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终止妊娠,后期则需手术干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时间。怀孕时间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1、怀孕6至7周:此时胚胎较小,药物流产效果较好,适合无手术意愿的女性。药物流产通过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但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避免大出血或流产不全。 2、怀孕8至10周:此阶段适合手术流产,常用方法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负压吸引术通过真空装置吸出胚胎组织,创伤小、恢复快;钳刮术适用于较大胚胎,需扩张宫颈后清除组织,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 3、怀孕10周以上:超过10周的人流手术风险增加,需采用更复杂的手术方式,如引产术。引产术通过药物或机械方式诱发宫缩,排出胎儿和胎盘,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和感染情况,恢复时间较长。 人流手术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术前需进行详细检查,包括B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定期复查。若出现异常出血、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选择人流时间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确保手术安全并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眼睛一分钟眨几次合适?
正常情况下,眼睛每分钟眨眼15-20次较为合适,过多或过少可能提示眼部不适或疾病。眨眼频率异常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使用人工泪液或就医排查潜在疾病来改善。眨眼是眼睛保持湿润、清除异物和缓解疲劳的重要生理功能,频率异常可能与干眼症、眼疲劳、眼部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1、眨眼频率异常的原因: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病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促使眨眼频率增加。眼疲劳也是常见原因,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书本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眼睛干涩不适。眼部感染如结膜炎或角膜炎可能引起眨眼频率增加,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面肌痉挛也可能影响眨眼频率,需要专业医生诊断。 2、调整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隔20分钟休息一次,远眺20秒,减少眼睛疲劳。保持阅读距离在30厘米以上,光线充足但不刺眼,有助于减轻眼睛负担。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缓解眼疲劳。 3、使用人工泪液:对于干眼症患者,可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日滴眼3-4次,保持眼睛湿润。选择含有透明质酸或羧甲基纤维素成分的人工泪液,效果更持久。睡前可使用眼膏,防止夜间眼睛干燥。 4、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如果眨眼频率异常伴随疼痛、红肿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排查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眨眼异常,需进行神经科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保护眼睛健康。 眼睛每分钟眨眼15-20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频率异常可能与干眼症、眼疲劳、眼部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通过调整用眼习惯、使用人工泪液或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可以有效改善眨眼频率异常问题。保护眼睛健康需要从日常细节做起,及时关注眼部不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眼睛舒适和功能正常。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流产在多少天做最合适?
流产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怀孕6-10周内进行,此时手术风险较低,恢复较快。早期流产可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具体方法需根据孕妇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药物流产适用于怀孕49天内的孕妇,通过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药物流产无需手术,但可能出现不完全流产或出血时间较长的情况,需密切观察。 2、手术流产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适用于怀孕6-10周的孕妇。负压吸引术通过负压装置将胚胎组织吸出,钳刮术则使用器械刮除胚胎组织。手术流产效果确切,但存在感染、子宫穿孔等风险,需在正规医院进行。 3、怀孕超过10周后,流产风险增加,需采用引产术。引产术通过药物或机械方法诱发宫缩,排出胎儿和胎盘。引产术对孕妇身体伤害较大,恢复时间较长,需谨慎选择。 4、流产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包括休息、营养补充和避免感染。流产后应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促进身体恢复。 5、流产后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防止感染。如出现发热、腹痛、阴道出血量多或持续时间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流产对女性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并做好术后护理,以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身体恢复。同时,流产后应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度过情绪低谷期。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艾灸多久做一次合适效果好?
艾灸的频率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调整,通常每周2-3次效果较好。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对于慢性疾病或亚健康状态,每周2-3次艾灸可以帮助调理身体,改善症状。急性症状如感冒或肌肉拉伤,可以每天进行1次,连续3-5天。艾灸的频率过高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身体疲劳,过低则效果不明显。 1、体质调理: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每周2-3次艾灸有助于增强体质。选择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坚持1-2个月可见效果。 2、急性症状缓解:感冒、肌肉疼痛等急性症状,每天1次艾灸,连续3-5天。选择大椎、合谷等穴位,每次10-15分钟,症状缓解后减少频率。 3、预防保健:健康人群每月1-2次艾灸,可以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选择神阙、气海等穴位,每次10-15分钟,保持身体平衡。 4、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艾灸频率应适当减少,每周1次为宜。选择温和的穴位,如三阴交、涌泉,每次5-10分钟,避免过度刺激。 艾灸的频率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灵活调整,过度或过少都会影响效果。坚持适度艾灸,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调理作用。对于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制定个性化的艾灸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输液一分钟多少滴合适?
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性质及年龄等因素调整,通常成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为20-40滴/分钟。输液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过慢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滴速,确保安全有效。 1、成人输液速度一般为40-60滴/分钟。这一速度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情,能够保证药物有效吸收,同时避免心脏负担过重。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如抗生素或化疗药物,医生可能会根据药物半衰期和患者耐受性调整滴速。 2、儿童输液速度通常为20-40滴/分钟。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与成人不同,因此需要更慢的输液速度。对于新生儿或早产儿,输液速度可能进一步降低,以防止液体过载。 3、老年患者输液速度需谨慎调整。老年人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或其他慢性疾病,输液过快可能导致心衰或肺水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及药物性质,适当降低输液速度,确保安全。 4、特殊药物需调整输液速度。某些药物如钾制剂、高渗溶液或血管活性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避免不良反应。例如,钾制剂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高渗溶液过快可能导致血管损伤。 5、输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反应。护士应定期检查输液速度,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或局部肿胀。如发现异常,应立即调整滴速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处理。 输液速度的调整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环节,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性质进行个性化设置,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输液速度,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疟疾 胆道感染 肝脏介入 水痘肺炎 肺炎性假瘤 阿尔茨海默病 吉尔伯特综合征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