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感染性疾病科 > 传染科

结核杆菌感染看什么科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结核杆菌抗体阳性怎么回事?

结核杆菌抗体阳性可能由既往感染、隐性感染、卡介苗接种、实验室误差或活动性结核病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既往感染:

结核杆菌抗体阳性最常见于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病原体后会产生持久性抗体,即使细菌已被清除,抗体仍可长期存在。这种情况无需特殊治疗,但建议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2、隐性感染:

约25%人群存在结核杆菌隐性感染,病原体处于休眠状态不引发症状。抗体检测阳性提示免疫系统曾识别过结核抗原,这类人群有5-10%概率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是否需预防性用药。

3、卡介苗接种:

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可能出现抗体假阳性反应。我国新生儿普遍接种该疫苗,其诱导的免疫反应可持续10-15年。区分疫苗反应与真实感染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结果。

4、实验室误差:

酶联免疫法等检测方法存在约5%假阳性率,可能因交叉反应、操作误差或试剂问题导致。建议2-4周后复查,并行痰涂片、培养等直接检测病原体的方法验证。

5、活动性结核:

抗体阳性伴咳嗽超过2周、低热、盗汗等症状时,需高度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确诊需找到病原学证据,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联合方案,全程督导治疗至少6个月。

发现结核抗体阳性应完善胸部CT、痰检等检查,密切观察有无咳嗽咳痰、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保持居室通风,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与密切接触者共同筛查,学生及从业人员需经疾控中心评估传染风险后方可复课复工。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淋巴结肿大看什么科室最好?

淋巴结肿大建议首诊普通外科或血液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肿大特点,主要有伴随症状、肿大范围、基础疾病、病程进展速度、是否伴随发热等因素。

1、伴随症状:

若伴随咽喉痛、牙龈肿痛等局部感染症状,可先就诊耳鼻喉科或口腔科。无明确感染灶但存在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时,需优先考虑血液科排查淋巴系统疾病。

2、肿大范围:

单侧颈部或腋窝局限性肿大常见于局部炎症反应,普通外科即可处理。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肝脾肿大时,血液科能更全面评估造血系统异常。

3、基础疾病:

有结核病史者建议感染科排查淋巴结结核,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需风湿免疫科评估疾病活动度。肿瘤病史患者应至肿瘤科复查是否出现转移。

4、病程进展:

急性起病伴触痛多属感染性病变,普外科可处理。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超过2周需血液科排除恶性肿瘤,儿童持续肿大建议儿科血液专科就诊。

5、伴随发热:

低热伴淋巴结压痛可能为病毒感染,发热门诊可初步筛查。高热不退伴淋巴结迅速增大时,急诊科能快速完成脓毒症等急症评估。

日常应注意记录淋巴结大小变化速度及伴随症状,避免反复按压刺激肿大部位。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急性期可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湿消肿食材。若出现淋巴结硬度增加、固定不移或直径超过2厘米,需及时复查增强CT或活检。适度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淋巴循环负担。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皮肤感觉有虫子在爬看什么科?

皮肤感觉有虫子在爬建议首诊皮肤科或神经内科。该症状可能由皮肤疾病、神经系统异常、心理因素、寄生虫感染或药物副作用引起。

1、皮肤疾病:

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变可能导致蚁走感,皮肤屏障受损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异常感觉。皮肤科医生可通过视诊、皮肤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针对病因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神经系统异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可能引起感觉异常。神经内科医生会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药物和疼痛管理,严重者需神经阻滞治疗。

3、心理因素:

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皮肤感觉异常。心理科评估后可能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抗焦虑药物改善症状,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确诊。

4、寄生虫感染:

疥疮、阴虱等寄生虫在皮肤活动会产生爬行感。皮肤科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虫体或虫卵可确诊,使用杀虫药物可根治,需同时处理衣物床品等传播媒介。

5、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抑郁药、抗生素可能引起感觉异常副作用。就诊时应详细告知用药史,医生会评估药物与症状的关联性,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无刺激的棉质衣物。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Omega-3脂肪酸,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诱因和伴随表现,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避免自行搔抓或使用偏方处理,持续超过两周不缓解或出现皮肤破损、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膝盖上方弯曲时疼痛看什么科?

膝盖上方弯曲时疼痛建议首诊骨科或运动医学科。该症状可能由髌腱炎、滑膜炎、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或韧带拉伤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具体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髌腱炎:

髌腱连接髌骨与胫骨,过度运动或突然增加训练强度可能导致肌腱微损伤。典型表现为上下楼梯时膝盖前方刺痛,可通过超声波治疗配合离心训练缓解。

2、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受刺激后产生的炎症反应,常伴随关节肿胀和晨僵。风湿性关节炎或创伤均可引发,需进行关节液穿刺检查,必要时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3、骨关节炎:

中老年患者多见,关节软骨磨损导致骨赘形成。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治疗需阶梯化进行,从口服氨基葡萄糖到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

4、半月板损伤:

旋转动作易导致半月板撕裂,表现为关节交锁和弹响。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分型,三级以上撕裂需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

5、韧带拉伤:

运动时急停变向易造成内侧副韧带损伤,查体可见关节松动。急性期需支具固定,陈旧性损伤可能需韧带重建手术。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游泳和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膝关节功能。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爬山和深蹲等加重膝盖压力的动作。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改善骨代谢,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关节变形时应及时复查影像学。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卵巢癌的B超检查可以看什么?

卵巢癌的B超检查可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血流信号,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病灶边界清晰度、囊实性成分比例、腹水情况以及邻近器官受累程度。

1、肿瘤定位:

B超能明确显示卵巢肿瘤的具体位置,区分单侧或双侧发病,判断肿瘤与子宫、输卵管的解剖关系。通过多切面扫描可精确定位病灶,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空间依据。

2、形态特征:

检查可清晰呈现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包括规则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恶性病灶多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囊实性混合结构常见乳头状突起或厚分隔,与良性肿瘤的薄壁光滑特征形成对比。

3、内部回声:

通过回声强度分析可判断肿瘤内部成分,纯囊性病变呈无回声,实性部分表现为低或混杂回声。恶性病灶常见不均匀回声伴后方衰减,钙化灶显示为强回声伴声影。

4、血流信号:

彩色多普勒能检测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恶性肿瘤多显示丰富杂乱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通常低于0.4。新生血管的异常分布模式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5、转移评估:

可探查盆腔积液量及腹膜种植灶,晚期病例可见大网膜增厚呈"饼状"改变。肝表面转移表现为被膜下低回声结节,腹水透声差提示可能存在癌细胞播散。

建议检查前保持膀胱适度充盈以提高图像质量,避免经期检查减少干扰。发现异常需结合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必要时进行增强CT或MRI进一步确诊。日常注意观察腹胀、尿频等非特异性症状,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妇科检查配合B超筛查。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鼻咽癌 花斑癣 青霉病 产后贫血 呼吸异常 过敏性休克 急性乳突炎 输尿管结核 乳酸性酸中毒 艾柯病毒急性支气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