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幼保健 > 人流

我做了人流一个多月了,大概有50天了,怎还没来月经呢?什么感觉也没有啊!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女性胸部大概有多重?

女性胸部重量一般在200-500克之间,具体重量与体型、乳腺发育程度、脂肪含量等因素有关。

乳房重量主要由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其中脂肪占比差异较大。体型偏瘦的女性因脂肪较少,乳房重量可能接近200-300克;体型丰满的女性脂肪含量较高,重量可达400-500克。哺乳期女性因乳腺增生和乳汁充盈,乳房重量可能暂时增加100-200克。乳房重量还受遗传、激素水平影响,青春期发育阶段重量会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测量乳房重量的临床意义较小,通常仅在乳房整形手术或医学研究中需要精确评估。

日常建议选择承托力适中的内衣,避免剧烈运动时乳房悬韧带受损。若发现乳房短期内明显增重或伴随疼痛、肿块,需及时就医排除乳腺增生、囊肿等病变。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2天不排便也没有便意正常吗?

2天不排便且无便意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饮食结构、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排便频率因人而异,健康人群的排便习惯可从每日3次至每周3次不等。

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水分补充不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粪便在结肠停留时间延长。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会减弱腹肌收缩力,间接影响肠道推进功能。精神紧张、焦虑情绪可能通过脑肠轴抑制排便反射,部分人群在环境改变时会出现短暂便秘。妊娠期女性因孕激素水平升高使肠平滑肌松弛,老年人肠道神经敏感性下降,均可能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

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常表现为排便困难与便意缺失交替出现,可能伴随腹胀腹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代谢率降低会导致胃肠动力减弱,可能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结肠冗长症等先天结构异常使粪便通过时间延长,直肠前突等盆底功能障碍可能造成排便梗阻感。某些抗抑郁药、钙剂等药物副作用也会抑制肠蠕动。

日常可适量增加西蓝花、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晨起饮用温水有助于刺激胃结肠反射。养成固定时间如厕的习惯,如厕时保持膝盖高于髋部的姿势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若超过4天未排便或出现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情况,建议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药,避免滥用刺激性泻药造成肠道黑变病。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不来月经也没有怀孕是怎么回事?

不来月经也没有怀孕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因素有关。

内分泌失调通常由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或肥胖导致,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痤疮等症状。调整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多毛、痤疮和体重增加,需通过激素检查和超声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调节。卵巢早衰指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伴随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需结合性激素六项评估,必要时采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减肥或暴饮暴食,若停经超过3个月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为什么不来月经也没有怀孕?

月经停止但未怀孕可能由生理性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闭经:

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后出现的月经停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哺乳期女性因催乳素抑制排卵,可能出现产后闭经,通常断奶后月经逐渐恢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体脂率过低时,下丘脑功能受抑制也会引发暂时性闭经。

2、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病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常伴随痤疮、多毛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可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3、高泌乳素血症:

垂体瘤或药物因素导致催乳素水平异常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典型症状包括闭经、溢乳、头痛等。核磁共振可排查垂体病变,药物治疗常用溴隐亭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4、卵巢早衰:

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骤降,出现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疾病可能是潜在病因,需通过性激素六项和抗苗勒管激素检测确诊,需激素替代治疗维持生理功能。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甲亢或甲减均可导致月经紊乱。甲亢患者可能伴心悸、消瘦,甲减则易疲劳、怕冷。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针对性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左甲状腺素钠。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减重或精神压力。日常可适量食用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若闭经超过3个月或伴随异常症状,需及时检查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及盆腔超声,排除器质性病变。长期闭经可能增加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需遵医嘱规范治疗。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帕金森晚期大概有几年生存期?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5至10年,实际时间受到病情进展速度、并发症管理、治疗反应、基础健康状况和护理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1、病情进展:

帕金森病晚期神经退行性变加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严重损失导致运动症状恶化。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加重,可能伴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情进展快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短。

2、并发症管理:

晚期常见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及时控制感染、规范护理可延长生存期。未妥善处理的并发症可能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3、治疗反应:

左旋多巴等药物对晚期患者疗效逐渐减退。调整用药方案或联合深部脑刺激治疗可能改善症状。对治疗反应差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4、基础健康:

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会缩短生存期。良好的基础健康状况有助于耐受疾病消耗,维持更长时间的生活质量。

5、护理质量:

专业照护可预防跌倒、营养不良等风险。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源投入对维持患者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需注重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预防吞咽困难导致的营养不良。适当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肉弹性,使用辅助器具预防跌倒。保持居住环境安全舒适,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通过音乐疗法、回忆疗法等方式改善情绪。建议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发热 骨结核 胆道感染 胆管梗阻 胎死宫内 耳源性眩晕 结缔组织病 急性颌下腺炎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