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败血症肾损害怎么治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尿常规白细胞±15×10^9个/L怎么回事?

尿常规白细胞±15×10^9个/L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多饮水、避免憋尿、保持个人卫生、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尿常规白细胞升高的常见原因,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头孢克肟片500mg,每日两次、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一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等抗生素,同时多饮水促进排尿。

2、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可能导致尿常规白细胞升高,常伴有腰痛、发热、寒战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头孢曲松注射液1g,每日一次、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呋喃妥因片100mg,每日三次等药物,同时注意卧床休息。

3、膀胱炎:膀胱炎是尿常规白细胞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每日两次、环丙沙星片500mg,每日两次、复方磺胺甲噁唑片2片,每日两次等药物,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尿道炎:尿道炎可能导致尿常规白细胞升高,常伴有尿道灼热感、排尿困难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多西环素片100mg,每日两次、甲硝唑片500mg,每日三次、克拉霉素片500mg,每日两次等药物,同时保持尿道口清洁。

5、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男性尿常规白细胞升高的常见原因,通常表现为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前列康胶囊2粒,每日三次、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每日一次、阿奇霉素片500mg,每日一次等药物,同时避免久坐。

日常生活中,建议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在泌尿系统内的滞留。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公共浴池和坐便器,减少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泌尿系统问题。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血脂异常是怎么回事?

血脂异常可能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遗传因素和代谢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

1、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和蔬菜。

2、运动不足:缺乏规律运动会导致脂肪代谢减慢,血脂水平升高。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降低血脂。

3、肥胖问题:超重或肥胖会增加体内脂肪堆积,影响血脂代谢。通过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和增加运动量,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

4、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措施。

5、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疾病可能引发血脂异常。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需结合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10-20mg/天、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200mg/天等。

血脂异常的改善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同时结合医疗干预。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于有家族史或合并代谢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包括皮肤紫癜、关节症状、腹部症状、肾脏损害及其他器官受累等。

1、皮肤紫癜: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表现,通常出现在四肢伸侧,呈对称性分布,紫癜大小不一,压之不褪色。患者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感,皮肤活检可见小血管炎性改变。

2、关节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常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关节症状通常为一过性,不会导致关节畸形,但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3、腹部症状: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严重时可伴有肠套叠或肠穿孔,需及时就医。

4、肾脏损害:肾脏受累是过敏性紫癜的严重表现之一,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肾活检可见肾小球系膜增生或新月体形成,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5、其他器官受累: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肺部或心脏等器官受累,表现为头痛、癫痫、呼吸困难或心律失常等症状。多器官受累提示病情较重,需积极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查等。皮肤活检或肾活检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监测病情变化。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婴儿采足跟血会知道血型吗?

婴儿采足跟血主要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通常不会直接用于检测血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病等,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采足跟血的操作简单,对婴儿的伤害较小,但血型检测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分析,通常不包含在常规筛查项目中。

1、筛查目的:采足跟血主要用于检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遗传代谢病,这些疾病在早期发现后可以通过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有效管理。血型检测通常不在筛查范围内,因为血型信息在新生儿阶段并非紧急需求。

2、操作流程:采足跟血通常在婴儿出生后24至72小时内进行,医护人员会用消毒针头刺破婴儿足跟皮肤,采集少量血液样本。这一过程快速且安全,对婴儿的影响较小。血型检测则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不在此流程中完成。

3、血型检测:血型检测通常需要采集静脉血或指尖血,使用特定的试剂进行实验室分析。新生儿血型检测并非常规项目,除非有特殊医疗需求,如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疾病风险,医生才会建议进行检测。

4、医疗需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母亲为Rh阴性血型,医生可能会建议对新生儿进行血型检测,以预防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这种情况下,血型检测会作为额外的医疗检查项目,而非通过足跟血完成。

5、后续处理:采足跟血后,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多项检测,结果通常在几天内反馈给家长。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医生会进一步安排详细检查和治疗。血型信息在新生儿阶段并非紧急需求,家长可以在后续体检中根据需要进行检测。

婴儿采足跟血后,家长应注意保持婴儿足跟的清洁,避免感染。日常护理中,可以适当按摩婴儿足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方面,母乳喂养是新生儿的最佳选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婴儿的日常活动以自然伸展为主,无需刻意安排。如果家长对血型信息有需求,可以在后续体检中向医生提出,安排专门的检测项目。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眼球血管堵塞怎么治疗?

眼球血管堵塞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眼球血管堵塞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眼部外伤、视网膜血管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前黑影等症状。

1、药物治疗:针对眼球血管堵塞,常用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剂量为0.5mg/次、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3-4次、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mg。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血管炎症、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血液循环。

2、激光治疗:激光光凝术是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常用方法,通过激光封闭异常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改善视网膜供血。该治疗适用于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眼球血管堵塞,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常见手术包括玻璃体切除术用于清除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下注射术用于直接给药。手术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需根据病情选择。

4、控制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眼球血管堵塞的重要诱因。通过规律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每日5mg、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每日500mg等,控制血压、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病情进展。

5、定期复查:眼球血管堵塞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视力测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频率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具体根据病情决定。

眼球血管堵塞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脓气胸 水中毒 胆管扩张 慢性肝炎 妊娠水肿 乳腺腺病 头皮裂伤 梭形细胞脂肪瘤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