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留置针一般用几天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尿道下裂留置尿管多久?

尿道下裂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受手术方式、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风险、年龄因素、个体差异等影响。

1、手术方式

单纯尿道成形术通常需留置7-10天,若同时进行阴茎弯曲矫正等复杂操作,可能延长至14天。不同术式对尿道支撑需求不同,医生会根据术中情况调整导管保留时长。

2、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无渗血渗液、吻合口愈合良好者可按期拔管。若出现局部水肿或分泌物异常,需延长至2周以上。每日观察尿液颜色和导管通畅度是重要评估指标。

3、并发症风险

存在尿瘘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3周以上导管支撑。既往有尿道狭窄病史或二次手术者,需通过造影确认愈合情况后再决定拔管时间。

4、年龄因素

婴幼儿代谢快、组织修复能力强,通常比成人提前2-3天拔管。青春期后患者因阴茎勃起可能影响愈合,需适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5、个体差异

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愈合较慢,需个体化调整。部分患者对导管耐受性差,出现严重膀胱痉挛时需评估提前拔管可能性。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使用抗反流尿袋并保持低于膀胱位置,避免牵拉导管。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减少尿盐沉积。观察尿液性状变化,出现血尿、脓尿或发热时及时就医。拔管后初期可能存排尿刺痛感,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定期复查尿流率及超声,评估排尿功能恢复情况。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肾结石肾造瘘管留置多久?

肾结石肾造瘘管一般留置2-4周,实际时间受到结石大小、是否合并感染、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结石体积较小且无并发症时,通常2周左右可拔管。此时尿液引流通畅,肾积水明显缓解,复查影像学显示结石已清除或下移至输尿管。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管道移位,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存在复杂结石、尿路感染或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延长至4周甚至更久。合并感染需待尿培养转阴后再拔管,鹿角形结石术后需观察残石排出情况。部分患者因输尿管狭窄需二期手术,造瘘管需保留至二次治疗完成。留置期间出现发热、血尿或引流液浑浊时,应及时复查调整拔管时间。

拔管前需通过造影确认尿路通畅性,拔除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排尿情况。恢复期应继续低盐低嘌呤饮食,限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术后半年内建议每3个月随访一次,发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肾造瘘管一般留置多久?

肾造瘘管一般留置2-4周,实际时间与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感染控制效果、引流需求等因素相关。

肾造瘘管留置时间需根据治疗目的动态调整。短期引流如急性尿路梗阻解除后,通常2周内可拔除。若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引流,可能需维持1个月以上直至肾功能稳定。术后需定期复查尿液培养、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确认无感染且尿路通畅是拔管的关键指征。部分复杂病例如合并泌尿系统肿瘤或严重狭窄,可能需配合后续手术计划延长留置时间。

存在感染或引流不畅时需延长留置时间。若出现发热、尿液浑浊等感染征象,需在感染控制后继续留置1-2周确保疗效。引流液持续血性或有碎石残留者,可能需通过造瘘管进行二次治疗。高龄、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组织修复较慢,拔管时间通常推迟。极少数情况下如肾盂严重损伤或尿瘘形成,可能需留置超过6周并考虑手术修复。

留置期间需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避免牵拉或压迫导管。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及性状变化,出现发热、腰痛或引流骤减应及时就医。拔管后24小时内须监测排尿情况,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冲刷,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继发出血。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长期留置导尿管中间更换时间?

长期留置导尿管一般建议每2-4周更换一次,具体时间需根据导尿管材质、患者个体差异、感染风险及临床状况综合评估。

1、硅胶导尿管:

硅胶材质导尿管生物相容性较好,对尿道刺激小,通常可留置4周左右更换。但若出现尿液浑浊、沉淀物附着或引流不畅时需提前更换。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导尿管通畅性,避免因硅胶老化导致断裂风险。

2、乳胶导尿管:

乳胶导尿管建议每2-3周更换,材质易产生结痂和生物膜形成。糖尿病患者或尿液酸碱度异常者更需缩短更换周期。乳胶过敏者应禁用此类导尿管,改用硅胶材质。

3、感染风险评估:

存在尿路感染史、免疫力低下或留置期间发热的患者,需缩短至1-2周更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尿液异味、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培养。

4、个体化调整:

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因尿道压迫需更频繁更换;长期卧床者若出现膀胱痉挛或漏尿,提示需评估导尿管位置及更换时间。肾功能不全患者需结合尿量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5、日常维护要点:

每日用清水清洁尿道口,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位置。观察尿液性状,发现血尿、絮状物时应及时就医。记录24小时尿量,定期进行膀胱冲洗可延长导尿管使用周期。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适当进食蔓越莓、蓝莓等富含前花青素的食物辅助预防尿路感染。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每2小时变换体位防止压疮。定期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由专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导尿管管理方案。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肾结石肾造瘘管一般留置多久?

肾结石肾造瘘管一般留置7天至1个月,实际时间受到结石大小、感染控制、肾功能恢复、尿液引流情况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结石大小:

较小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造瘘管留置时间较短,通常7-10天即可拔除。较大结石或复杂性结石需延长至2-4周,确保碎石完全排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若存在残余碎片,需持续引流至影像学确认无梗阻。

2、感染控制: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延长置管时间,直至尿培养转阴且体温正常3天以上。严重感染如肾积脓患者,可能需维持引流4-6周,同时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

3、肾功能恢复:

术前存在肾功能损害者,需监测肌酐水平恢复至基线值再考虑拔管。双侧梗阻或孤立肾患者留置时间通常较单侧病变延长1-2周,确保肾功能稳定。

4、尿液引流情况:

每日尿量需保持1500毫升以上,引流液浑浊度改善。若持续血尿或脓尿,需延迟拔管至引流液清亮。拔管前需夹管试验24小时,观察是否出现腰痛发热等不适。

5、个体差异: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愈合较慢,建议延长1-2周。儿童患者拔管时间相对缩短,通常5-7天。高龄患者需评估伤口愈合能力,必要时延长至3周。

留置期间需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消毒。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管道脱出,沐浴时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3000毫升,优先选择枸橼酸钾含量高的柑橘类果汁。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摄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排出情况。出现发热、引流管堵塞或尿液颜色异常时需及时复诊。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鼻疖 畸胎瘤 尿潴留 肾积脓 产力异常 念珠菌病 麻痹性斜视 阿米巴结肠炎 急性呼吸衰竭 日本血吸虫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