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科

肝肾亏虚中医辨证论治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实热和虚热的区别是什么?

实热和虚热是中医对发热症状的两种不同辨证分型,实热多由外邪侵袭或体内阳盛引起,虚热则与阴液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1、病因差异

实热通常由外感六淫邪气或饮食积滞导致,如风寒化热或过食辛辣。虚热多因久病耗伤阴液、劳倦过度或先天不足引起,常见于阴虚体质者。两者发病机制不同,实热属于邪气亢盛,虚热属于正气不足。

2、症状表现

实热患者常见高热面赤、口渴喜冷饮、便秘尿黄等症状,发热特点为持续不退。虚热表现为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发热多呈间歇性。舌象上实热多见舌红苔黄厚,虚热则舌红少苔或无苔。

3、脉象特点

实热证脉象洪大有力或滑数,反映体内邪正相争剧烈。虚热证常见细数脉或弦细数脉,提示阴血亏虚而阳气相对偏亢。脉诊是中医鉴别两者的重要依据之一。

4、治疗原则

实热需采用清热泻火法,常用黄连解毒汤等方剂。虚热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如知柏地黄丸。针灸选穴也有差异,实热多取合谷、曲池等泻热穴,虚热常选三阴交、太溪等滋阴穴。

5、病程转归

实热起病急骤但病程较短,及时清热可较快痊愈。虚热发展缓慢且易反复,需要长期调养。两者都可能向严重证候发展,实热可能耗气伤阴转为虚实夹杂,虚热久延可致阴阳两虚。

日常应注意观察发热特点及伴随症状,实热者避免辛辣燥热食物,虚热者忌食生冷伤阳。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阴阳平衡,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辨证。中医调理需结合具体体质,不建议自行服用清热类药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亏耳鸣的症状有哪些?

肾亏耳鸣的症状主要包括听力下降、耳鸣如蝉、腰膝酸软等。肾亏耳鸣可能与肾精不足、肾阴虚、肾阳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耳鸣,伴随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肾精不足引起的耳鸣多为高频蝉鸣声,伴随听力逐渐下降和腰膝无力。肾阴虚患者耳鸣声音较细,可能伴有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肾阳虚者耳鸣多低沉,伴随畏寒肢冷、性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内堵塞感或听力波动,尤其在劳累后加重。

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心肾两虚的症状有哪些?

心肾两虚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心肾两虚是指心脏与肾脏功能失调,多因久病体虚、劳累过度或年老体弱导致,需结合具体表现辨证施治。

1、心悸

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剧烈或不规则,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胸闷气短。心肾两虚时,心阳不足无法温煦血脉,肾精亏虚不能滋养心神。治疗需益气温阳,可遵医嘱使用参附强心丸、稳心颗粒、生脉饮等中成药,配合艾灸内关、膻中等穴位。

2、腰膝酸软

腰部及膝关节酸困无力,久站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常伴耳鸣头晕。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骨髓失养,腰府失于濡润。日常可适度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避免久坐久站,食疗可用杜仲猪腰汤。

3、失眠多梦

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易惊醒且梦境纷纭,晨起疲乏。心肾不交致虚火扰神,可表现为五心烦热或手脚冰凉。建议睡前热水泡脚引火归元,避免夜间过度思虑,药物可选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片、酸枣仁合剂。

4、畏寒肢冷

四肢末端常年冰凉,尤其冬季加重,喜暖恶寒。心肾阳虚不能温煦肢体,可伴随面色苍白。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饮食可加入肉桂、干姜等温阳食材,中成药可选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5、夜尿频多

夜间排尿超过2次且尿量清长,严重者每小时需如厕。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无力,可能伴性功能减退。晚间限制饮水,按摩关元穴,药物可用缩泉丸、五子衍宗丸。

心肾两虚者需避免过度劳累与熬夜,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宜温补,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羊肉等食材,忌生冷寒凉。建议练习太极拳、五禽戏等舒缓运动,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水肿、晕厥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心肾功能检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脾肾两虚湿热下注的中药方有哪些?

脾肾两虚湿热下注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四妙丸、知柏地黄丸、参苓白术散、二妙丸等中药方剂。脾肾两虚湿热下注多因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失常,兼夹湿热下注所致,临床常见腰膝酸软、小便浑浊、下肢浮肿等症状,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用药。

一、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兼水湿停滞者。该方可通过温补肾阳改善脾肾两虚之本,缓解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湿热明显者需配伍清热利湿药物。

二、四妙丸

四妙丸含苍术、黄柏、牛膝等成分,长于清热燥湿、补益肝肾,针对湿热下注兼肝肾不足证型。该方能改善下肢沉重、阴部潮湿瘙痒等湿热表现,同时通过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脾虚便溏者需慎用。

三、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兼具滋阴降火与清热利湿之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夹湿热者。可改善潮热盗汗、小便短赤等症状。脾胃虚寒者不宜单独使用。

四、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以人参、白术、茯苓为主药,侧重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为主的证型。该方通过健脾治本改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配合薏苡仁等药物可兼顾湿热标证。

五、二妙丸

二妙丸由苍术、黄柏两味组成,功专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偏盛而虚证较轻者。可缓解关节肿痛、带下黄稠等湿热症状。长期服用需注意苦寒伤胃,宜配伍健脾药物。

脾肾两虚湿热下注患者日常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量食用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久居潮湿环境。中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自行配伍。若出现水肿加重或排尿异常应及时复诊调整方剂。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肾虚、肾亏是怎么回事?

肾虚、肾亏可能由先天不足、过度劳累、久病体虚、房事不节、年老体衰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锻炼、规律作息、心理调适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

一、先天不足

部分人群因父母体质较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导致先天精气不足。这类肾虚常表现为发育迟缓、牙齿松动、头发早白,可遵医嘱使用左归丸、右归丸等中成药调理,配合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

二、过度劳累

长期体力透支或脑力消耗过度会损耗肾精,出现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等症状。需减少高强度工作,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可练习八段锦中"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必要时使用金匮肾气丸辅助调理。

三、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导致继发性肾虚,伴随夜尿增多、下肢浮肿。需控制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同时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

四、房事不节

性生活过频易伤肾精,常见遗精滑泄、性功能减退。应调整房事频率,食疗可用芡实莲子粥,药物可选择五子衍宗丸,配合艾灸关元、肾俞等穴位。

五、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增长,肾中精气自然衰退,出现骨质疏松、听力下降等衰老症状。可适度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日常食用山药、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必要时使用龟鹿二仙胶调理。

肾虚调理期间需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建议每周进行3-5次温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次30分钟。饮食可增加黑色食物摄入,如黑豆、黑米等,但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若出现严重水肿或血压异常升高,应立即就医检查肾功能。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喷嚏 头痛 颈椎骨折 刺激性皮炎 部分性葡萄胎 卵巢恶性肿瘤 神经源性膀胱 慢性颈淋巴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