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哮喘

婴幼儿哮喘症状有哪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婴幼儿大便绿色怎么回事?

婴幼儿大便绿色可能与饮食因素、消化不良、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饮食因素是导致婴幼儿大便绿色的常见原因,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因母亲摄入过多绿色蔬菜或含铁食物导致大便颜色改变。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若食用含铁强化奶粉,未被完全吸收的铁元素经氧化后会使粪便呈现深绿色。消化不良时,胆汁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未充分转化的胆绿素直接排出也会形成绿色便便。肠道感染如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能伴随绿色水样便,同时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绿色大便可能与胆道梗阻、乳糖不耐受等病理因素相关。胆道梗阻时胆汁排出受阻,粪便可能呈灰白色而非绿色,但需结合黄疸等症状综合判断。乳糖不耐受患儿除绿色泡沫便外,往往伴有肠鸣、腹胀等表现。

建议家长记录婴儿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避免突然更换奶粉品牌或添加新辅食。若绿色大便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哭闹不安、食欲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为什么婴幼儿会贫血?

婴幼儿贫血可能由遗传因素、铁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过快、慢性失血、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贫血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婴幼儿红细胞生成障碍。患儿可能出现黄疸、脾肿大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基因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治疗上需定期输血或使用去铁胺注射液,严重时需考虑造血gan细胞移植。家长需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避免摄入高铁食物加重铁沉积。

2、铁摄入不足

母乳铁含量较低且辅食添加不及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患儿常见指甲变薄、异食癖等表现。建议4-6月龄起逐步添加强化铁米粉、动物肝脏等辅食。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3、生长发育过快

婴幼儿期体重快速增长会加大铁需求,每公斤体重需铁量是成人2-3倍。表现为生长曲线正常但血红蛋白下降。可通过增加红肉、蛋黄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补充,必要时使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并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4、慢性失血

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肠出血或钩虫感染可导致隐性失血。伴随大便隐血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或寄生虫筛查,治疗可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严重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家长应避免过早引入普通配方奶粉。

5、感染性疾病

EB病毒感染、结核等慢性感染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患儿多伴有长期低热、淋巴结肿大。需进行病原学检查,治疗原发病同时可配合生血宝合剂改善贫血。日常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按时接种疫苗。

家长应定期带婴幼儿进行儿童保健体检,6-24月龄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红蛋白。膳食中保证瘦肉、动物血制品等富含铁食物的摄入,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铁吸收。出现面色苍白、活动力下降等表现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铁剂以免过量中毒。保持饮食多样化,适当增加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铁元素吸收利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婴幼儿病毒性脑炎严重吗?

婴幼儿病毒性脑炎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进展而异,部分患儿症状轻微,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病毒性脑炎在婴幼儿中通常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多数患儿经及时治疗可在1-2周内恢复。早期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阿糖腺苷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但通过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发生严重后遗症概率较高,包括运动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

患儿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脑电图评估神经系统恢复情况。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婴幼儿免疫力。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婴幼儿发烧38℃处理方法有哪些?

婴幼儿发烧38℃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烧等方式处理。

物理降温是婴幼儿发烧38℃时的首选方法,可以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有助于体温调节。补充水分对发烧的婴幼儿尤为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母乳,防止脱水。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发热症状,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日常护理中注意观察婴幼儿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或捂热。若发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婴幼儿细菌感染发烧一般几天?

婴幼儿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3-5天,具体时长与感染类型、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免疫状态相关。

细菌感染发热的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种类和抗生素使用时机。常见致病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在规范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后,体温多在用药后48-72小时逐渐下降。未及时治疗者可能持续发热超过5天,甚至进展为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部分特殊感染如尿路感染或中耳炎,发热可能反复持续1周以上,需通过尿培养或耳镜检查明确诊断。观察期间需监测患儿精神状态、进食量及尿量变化。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少量多次补充温水,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若72小时后仍无缓解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脊椎病 膀胱结肠瘘 法洛四联症 颈动脉损伤 库欣综合症 副球孢子菌病 精索恶性肿瘤 肺炎支原体感染 帽状腱膜下脓肿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