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老年病科

老年人血压高容易引起什么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血压高压正常低压高怎么回事?

血压高压正常低压高可能由血管弹性下降、盐分摄入过量、肥胖、长期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放松心情、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血管弹性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或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会导致舒张压升高。这种情况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伴随头晕、胸闷等症状。建议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血管健康。

2、盐分摄入过量:

每日钠盐摄入超过6克会造成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导致低压升高。典型表现为晨起面部浮肿。日常烹饪可使用限盐勺,避免腌制食品,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钾离子。

3、肥胖因素:

体重指数超过28时,脂肪组织压迫血管且代谢异常物质损伤内皮功能。这类人群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逐步减重,目标每月减2-4公斤。

4、精神紧张:

长期焦虑或压力过大会持续激活交感神经,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可表现为心率增快、手掌出汗。每日进行深呼吸练习或冥想,保证7小时睡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5、肾脏疾病:

肾动脉狭窄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伴随夜尿增多、泡沫尿。需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控制血糖血压达标。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芹菜,避免剧烈运动但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量。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低压仍持续高于90毫米汞柱,需心血管专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降压药物干预。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血压高出现呕吐的情况怎么办?

血压高伴随呕吐需警惕高血压急症,可通过降压治疗、病因排查、症状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及紧急就医等方式处理。呕吐通常由血压骤升引发颅内压增高、靶器官损害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降压治疗:

突发血压升高至180/120毫米汞柱以上并呕吐时,需立即舌下含服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静脉用乌拉地尔或尼卡地平适用于医院内快速降压,24小时内降压幅度不宜超过初始血压的25%。

2、病因排查:

呕吐可能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或肾功能衰竭有关。需进行头颅CT排除脑血管意外,化验肌酐评估肾脏功能,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改变。妊娠期女性需排除子痫前期。

3、症状控制:

剧烈呕吐时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止吐,伴头痛者可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加重高血压的药物,呕吐后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

4、生活方式调整: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30度。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避免咖啡因和酒精。长期管理需保持规律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

5、紧急就医:

当呕吐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或胸痛时,提示出现高血压危象,需立即呼叫急救。院前处理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每15分钟一次,记录呕吐物性状和量。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饮食遵循得舒饮食原则,多摄入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限制加工肉制品。心理压力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血压平稳。戒烟可使收缩压降低5-10毫米汞柱,体重每减轻1公斤收缩压可下降1毫米汞柱。季节交替时注意防寒保暖,寒冷刺激易导致血压波动。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孕妇血压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孕妇血压高可能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子痫前期、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特有的血压升高现象,通常在妊娠20周后出现,与胎盘形成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压≥140/90毫米汞柱,可能伴随轻度蛋白尿。这种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

2、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孕前已存在的高血压疾病延续至妊娠期,这类患者往往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妊娠可能加重原有高血压病情,增加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风险。需要持续服用孕期安全的降压药物,并加强产前检查频率。

3、子痫前期:

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发病机制涉及胎盘缺血、全身血管痉挛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这种情况需要住院治疗,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4、肾脏疾病: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时,肾功能减退可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这类患者通常有浮肿、尿量减少等表现,需要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肾功能指标。

5、内分泌失调: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这类情况需要完善激素水平检测,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至少测量血压3次并记录;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孕期血压管理需要产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参与,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为什么白天血压低晚上血压高?

白天血压低晚上血压高可能与昼夜节律紊乱、药物作用时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盐敏感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昼夜节律紊乱:

人体血压存在昼夜波动规律,正常表现为白天较高、夜间较低。当生物钟紊乱时,夜间交感神经活性异常增高,导致夜间血压反跳性升高。长期夜班工作或跨时区旅行可能诱发此类节律异常。

2、药物作用时间:

降压药物服用时间不当可能造成血压昼夜倒置。短效降压药在傍晚前代谢完毕,失去降压效果;而晨起服药可能导致下午药效过强。调整用药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糖尿病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自主神经病变,夜间迷走神经张力不足,交感神经相对亢进,引起夜间血压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

4、盐敏感性高血压:

高盐饮食人群夜间肾脏排钠功能受损,钠水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日间通过代偿性排钠使血压下降,形成昼夜血压倒置现象。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引发缺氧,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夜间血压骤升。这类患者通常伴有日间嗜睡、晨起头痛等症状,需通过睡眠监测确诊。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晚间摄入咖啡因或高盐食物,保持规律作息。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睡眠打鼾者应进行睡眠评估。若夜间血压持续高于135/85毫米汞柱,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和靶器官损害评估。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但应避免睡前两小时内剧烈运动。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引起的血压高原因是什么揭秘?

血压升高可能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约60%高血压患者存在家族史。遗传易感基因可能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离子代谢等途径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2、高盐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超过6克会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过量钠离子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引发水钠潴留和血管壁水肿。建议采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钾离子以拮抗钠的作用。

3、肥胖因素:

体重指数超过28时,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等物质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同时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使收缩压下降约1毫米汞柱,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维持理想体重。

4、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持续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儿茶酚胺和皮质醇过量分泌,引起血管持续收缩和心率增快。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放松训练可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5、慢性肾病:

肾功能受损时钠排泄障碍,同时肾素分泌异常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类患者常伴随夜尿增多、下肢浮肿等症状,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并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血压稳定,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上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限制腌制食品摄入。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擅自调整降压药物。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需要综合控制各项代谢指标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喉挫伤 卵巢囊肿 垂体危象 虹膜囊肿 单侧肺气肿 皮脂腺囊肿 输尿管囊肿 迷走神经损伤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艾柯病毒急性支气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