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孩烧到39.8度了危险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4岁孩子扁桃体肥大三度了怎么办?

4岁孩子扁桃体肥大三度可通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改善。扁桃体肥大三度通常表现为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吞咽困难等症状,可能与反复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有关。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儿。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炎症反应。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鼓励孩子多饮水,进食温凉流质食物。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呼吸障碍、发育迟缓等情况,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或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可有效解除气道阻塞,但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呼吸状况,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疗效。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蛀牙会疼是到什么程度了?

蛀牙疼痛程度通常与龋坏深度相关,可能表现为冷热敏感、自发痛或夜间剧痛。

龋齿初期仅累及牙釉质时,可能无明显疼痛或仅对冷热刺激有短暂敏感。当龋坏进展至牙本质层,会出现冷热酸甜刺激引发的尖锐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若细菌侵入牙髓引发牙髓炎,则表现为自发性阵发痛、夜间痛加重且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冷热刺激会延长疼痛时间。当炎症扩散至根尖周组织时,可出现咬合痛、牙齿浮动感,严重时伴随牙龈肿胀或面部肿胀。

建议出现持续性牙痛时及时就诊口腔科,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减少高糖饮食。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宝宝发烧39.8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9.8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温度过高、脱水、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5℃左右。退热贴可辅助使用,但需避开眼周及皮肤破损处。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

3、补充水分:

高热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或母乳。观察排尿情况,若4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可适量饮用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肠胃负担。

4、观察症状:

监测体温变化频率,每1-2小时测量一次。注意是否出现嗜睡、抽搐、皮疹、呕吐等伴随症状。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热型,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升至40℃需特别关注。

5、及时就医: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诊。出现惊厥、意识模糊、皮肤紫癜、呼吸急促等情况时,应紧急送医。发热伴腹泻或尿量减少超过12小时,可能提示严重感染或脱水。

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发热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泥。每日保证16-20小时睡眠,避免剧烈活动。退热后24小时内不宜洗澡,可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注意口腔清洁,餐后用棉签蘸温水清洁牙龈。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体温正常后仍需持续监测3天。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孩39.8度的高烧的危害?

儿童39.8℃高烧可能引发热性惊厥、脱水、脑损伤等危害,需及时干预。高热危害主要与神经系统异常、代谢紊乱、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加重、电解质失衡等因素相关。

1、神经系统异常:

持续高热可能影响儿童未发育完善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烦躁或嗜睡,严重时可出现热性惊厥。需立即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并及时就医评估神经系统状态。

2、代谢紊乱: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3%,持续高热会加速蛋白质分解和糖原消耗。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代偿反应。建议补充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高糖饮食加重代谢负担。

3、器官功能障碍:

高热状态下内脏器官血流重新分配,可能造成心肌缺血或肾功能异常。表现为尿量减少、四肢冰凉等循环障碍症状。需监测血压、尿量等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4、感染加重:

39.8℃高热常提示严重细菌或病毒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等。病原体释放的内外毒素可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感染源,针对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5、电解质失衡:

大量出汗和呼吸加速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或心律失常。表现为乏力、恶心、腹胀等症状。应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造成低钠血症。

患儿高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轻薄透气的纯棉衣物。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及高蛋白饮食。可适量食用西瓜、梨等富含水分的水果补充维生素。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及尿量变化,出现持续嗜睡、抽搐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急诊处理。退热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日常饮食。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宝宝发烧39.8℃吃什么药?

宝宝发烧39.8℃属于高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

1、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效果,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但可能引起轻度消化道不适。用药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与其他退热药同时使用。

2、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是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该药物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退热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使用时应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

3、小儿退热栓:

小儿退热栓为直肠给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适用于呕吐或服药困难的患儿。直肠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起效较快,但可能刺激直肠黏膜。使用前需清洁肛门,将栓剂完全塞入直肠,用药后保持卧位15分钟。

4、中药退热制剂:

部分中成药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羚羊角口服液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制剂作用较温和,适合辅助退热,但见效较慢,严重高热时建议配合西药使用。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

5、辅助物理降温:

药物退热同时可配合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法。擦浴部位选择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以防寒战或皮肤刺激。物理降温可每3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体温降至38.5℃以下。

宝宝高热期间需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量饮用米汤、苹果汁等流质。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如出现嗜睡、抽搐、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退热药物使用不宜超过3天,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热应及时就诊查明病因。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泥。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荨麻疹 肾硬化 包皮过长 弓形虫病 亨廷顿病 皮肤脓肿 视网膜震荡 白喉性心肌炎 十二指肠憩室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