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老人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大小便失禁是什么感觉?

大小便失禁是指无法自主控制排尿或排便,患者可能感到肛门或尿道括约肌失去收缩能力。

大小便失禁通常表现为尿液或粪便不自主流出,可能伴随肛门或尿道周围皮肤潮湿、瘙痒或灼热感。部分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出现漏尿,称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会突然产生强烈尿意且难以延迟排尿。排便失禁可能因直肠感觉减退导致粪便溢出而无便意,也可能因肛门括约肌损伤出现完全失控。长期失禁可能引发会阴部皮肤炎症、尿路感染或社交恐惧。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可使用成人纸尿裤并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大小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神经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直肠脱垂、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大小便失禁是指无法自主控制排尿或排便功能,可能伴随尿急、肛门坠胀感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长期便秘或年龄增长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减弱对膀胱和直肠的控制力。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肛门收缩无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或悬吊手术。

2、神经系统损伤

脑卒中、脊髓损伤或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会破坏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膀胱直肠感觉减退。常伴有肢体麻木、肌力下降等神经症状。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使用甲钴胺营养神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3、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引发的尿频尿急可能发展为急迫性尿失禁。伴随排尿灼痛、下腹坠胀,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可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三金片等药物,同时增加饮水量冲刷尿道。

4、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层或全层脱出肛门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引发排便失禁。多见于长期腹压增高人群,肛门指检可触及脱垂组织。轻度可通过提肛运动改善,重度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

5、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损害自主神经功能,造成膀胱感觉迟钝和收缩无力。多伴随多饮多尿、手足麻木等典型症状。需严格控糖,使用依帕司他改善神经代谢,配合定时排尿训练。

建议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使用成人护理垫预防皮肤浸渍。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便秘,限制咖啡因饮品减少膀胱刺激。每日进行盆底肌锻炼,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突发失禁伴随发热或血尿需急诊处理,慢性症状应至泌尿外科或肛肠科就诊。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小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感染、直肠脱垂、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长期便秘或年龄增长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使尿道和肛门括约肌控制力下降。这类情况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考虑生物反馈治疗。

2、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或脊髓损伤会干扰膀胱直肠神经传导。患者常伴有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需针对原发病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必要时进行间歇导尿。

3、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引发的尿急尿频可能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后症状多可缓解。

4、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会导致排便控制障碍,常见于长期腹压增高人群。轻度可通过提肛运动改善,重度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排便反射,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失眠或食欲改变。心理疏导联合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症状。

建议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进行盆底肌训练时可采取仰卧位屈膝姿势,收缩肛门尿道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组。游泳和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出现持续失禁或伴随血尿、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肛肠专科。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突然晕倒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突然晕倒伴随大小便失禁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癫痫发作、脑卒中或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低血糖:

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引发晕厥。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长时间未进食,发作时可能伴随冷汗、心悸等症状。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调整降糖方案。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改变体位时血压骤降可致脑部供血不足,多见于老年人或服用降压药物者。典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视物模糊,严重时可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日常建议缓慢变换体位,增加水和盐分摄入改善血容量。

3、癫痫发作: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的强直-阵挛发作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括约肌失控,发作后常有定向力障碍。癫痫可能与脑外伤、肿瘤或遗传因素有关,需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4、脑卒中:

脑出血或脑梗死引起的急性脑循环障碍可突发意识障碍,常伴随偏瘫、言语不清等局灶体征。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主要危险因素,需立即进行CT检查鉴别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可考虑溶栓治疗。

5、心律失常:

严重心动过缓或室性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输出量锐减,引发脑灌注不足。患者可能先有心悸、胸痛等前驱症状,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缓慢性心律失常需安装起搏器,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高血压患者需严格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发作后需记录事件细节供医生参考,反复出现晕厥或伴随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建议进行血糖、心电图、脑部影像学等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脊髓神经受损大小便失禁多久恢复?

脊髓神经受损导致的大小便失禁恢复时间通常为3个月至2年,实际恢复周期与损伤程度、康复治疗介入时机、患者年龄、并发症控制及神经再生能力密切相关。

1、损伤程度: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约60%可在6个月内恢复部分排尿功能。马尾神经轻微损伤者通过康复训练可能3-6个月改善症状,而完全性脊髓横断损伤患者需长期依赖间歇导尿。

2、康复治疗:

早期介入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缩短30%恢复时间。规范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者,平均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比未训练者提前4.2个月。脊髓损伤后2周内开始康复干预效果最佳。

3、年龄因素:

20岁以下患者神经修复速度比60岁以上患者快1.8倍。青少年患者中73%在1年内恢复排便控制,而老年患者仅41%能达到同等恢复水平。

4、并发症管理:

合并尿路感染会使恢复期延长2-3个月。定期尿流动力学检查并预防肾积水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达标率提高55%。压疮等并发症可能导致康复训练中断。

5、神经再生:

轴突再生速度约每天1毫米,骶髓到膀胱的神经通路重建需6-12个月。神经营养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使神经传导速度提升28%,但完全恢复原有功能较困难。

建议每日进行2次以上盆底肌收缩训练,每次15分钟,配合腹式呼吸锻炼。饮食需保证每日30克膳食纤维摄入,控制咖啡因饮料在200毫升以内。使用硅胶材质接尿器可降低皮肤刺激风险,夜间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水温38-40℃的坐浴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每周3次针灸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恢复期间每月需进行尿常规和残余尿量检测。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红斑 龟头炎 尿崩症 神游症 额颞痴呆 睾丸扭转 胫骨上端骨折 慢性上颌窦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酒精戒断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