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乳腺癌

乳腺癌晚期临终10天8大症状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瘤晚期临终前三天8大症状?

脑瘤晚期临终前三天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异常、疼痛加剧、吞咽困难、尿量减少、皮肤湿冷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肿瘤压迫、器官功能衰竭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对症治疗和护理缓解患者痛苦。

1、意识模糊:脑瘤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这与肿瘤压迫脑组织或颅内压增高有关。此时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注射液5-10mg静脉注射。

2、呼吸困难:肿瘤压迫呼吸中枢或肺部转移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可通过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2.5mg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3、血压下降: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这与心功能衰竭或血容量不足有关。需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注射液2-20μg/kg/min静脉滴注。

4、心率异常:脑瘤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心率过快或过慢,这与肿瘤压迫心脏传导系统或电解质紊乱有关。需监测心电图,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注射液150mg静脉注射。

5、疼痛加剧: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剧烈疼痛,这与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转移有关。可使用强效镇痛药物如吗啡注射液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6、吞咽困难:肿瘤压迫食道或咽喉部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可通过调整饮食质地,使用增稠剂如黄原胶0.5g/100ml改善吞咽,必要时进行鼻饲或胃造瘘。

7、尿量减少: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这与肾功能衰竭或血容量不足有关。需监测尿量,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20-40mg静脉注射。

8、皮肤湿冷:晚期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湿冷,这与循环衰竭或感染有关。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注射液1g静脉注射控制感染。

脑瘤晚期患者需特别注意饮食护理,可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如米粥、鸡蛋羹、牛奶等,少量多餐。适当进行被动运动如按摩、翻身,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刺激。家属需给予心理支持,陪伴患者度过最后时光。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肺癌晚期患者临终症状?

肺癌晚期患者的临终症状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极度乏力、疼痛、意识模糊和食欲丧失。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肿瘤的广泛扩散、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身体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1、呼吸困难:肺癌晚期患者常因肿瘤压迫气道或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可通过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00-200微克,每日3-4次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胸腔穿刺引流。

2、极度乏力:肿瘤消耗和营养不良导致患者体力极度下降。建议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必要时使用营养支持治疗。

3、疼痛:肿瘤侵犯神经或骨骼可引起剧烈疼痛。可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片每次10-30毫克,每4小时一次或芬太尼透皮贴剂每72小时更换一次进行疼痛管理。

4、意识模糊:肿瘤脑转移或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意识模糊。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片每次5-10毫克,每日2-3次控制症状。

5、食欲丧失:肿瘤代谢和化疗副作用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果汁,必要时使用食欲刺激剂如甲地孕酮片每次160毫克,每日一次。

肺癌晚期患者的护理需注重心理支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定期翻身防止压疮,适当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家属应多陪伴患者,倾听其需求,帮助其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在饮食方面,可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豆制品等,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运动方面,可根据患者体力情况,进行适度的床上活动或被动运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糖尿病病人的临终症状?

糖尿病病人在临终阶段可能出现多种症状,这些症状与长期高血糖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心脑血管事件、肾功能衰竭、感染等是常见的临终表现。这些症状通常与糖尿病控制不佳、器官功能衰竭、免疫系统受损等因素有关。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病人临终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呼吸深快、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长期高血糖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引发酸中毒。此时需紧急静脉注射胰岛素、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2、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可能因胰岛素使用过量或进食不足引起,表现为冷汗、心悸、意识丧失等症状。长期低血糖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需立即补充葡萄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3、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病人临终前常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硬化,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需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控制血压和血脂。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终前可能发展为尿毒症,表现为少尿、水肿、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长期高血糖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需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5、感染:糖尿病病人临终前易发生严重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尿频等症状。高血糖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糖尿病病人在临终阶段需特别关注饮食、运动及护理。饮食上应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鱼类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运动方面,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散步、太极等轻度活动,增强体质。护理上需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及时处理伤口。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惧,提高生活质量。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心衰病人临终的症状?
心衰病人临终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极度疲乏、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采取对症治疗。呼吸困难是心衰终末期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因肺部淤血或胸腔积液而无法平卧,需采取半卧位或使用氧气支持。极度疲乏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有关,患者可能因全身供血不足而无法进行日常活动,需卧床休息并避免过度劳累。意识模糊可能与脑部供血不足或代谢紊乱有关,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调整治疗方案。 1、呼吸困难:心衰患者临终时,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导致肺部淤血或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上可采取半卧位、吸氧、使用利尿剂减轻肺水肿,必要时进行胸腔穿刺引流。 2、极度疲乏:心衰终末期,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患者可能出现极度疲乏、无力等症状。治疗上需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使用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多巴酚丁胺等改善心脏功能。 3、意识模糊:心衰患者临终时,脑部供血不足或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治疗上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或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心衰病人临终症状的出现提示病情已进入终末期,需及时就医并采取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一艰难时期。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心肌梗塞临终表现?
心肌梗塞临终表现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临终表现提示病情危急,抢救时间极为关键。 1、剧烈胸痛。心肌梗塞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压榨性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此时应保持患者安静,避免移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呼吸困难。心肌梗塞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或无法平卧。应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3、意识模糊。严重心肌梗塞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或心律失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抽搐。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备除颤器或急救药物。 4、皮肤苍白或发绀。心肌梗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发绀或四肢冰冷。此时需保暖,避免患者受凉,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血压下降。心肌梗塞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需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或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心肌梗塞临终表现是病情危急的信号,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类鼻疽 肾衰竭 骨髓移植 角膜裂伤 孢子丝菌病 肥大性龈炎 慢性蝶窦炎 放射性直肠炎 颈部脊髓水肿 神经源性休克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