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小孩得了急性肠炎能吃蒙脱石散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急性肠炎发烧吗 小儿急性肠炎还有这三个症状?

小儿急性肠炎通常会出现发热,还可能伴随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小儿急性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呕吐多为进食后立即发生,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或胆汁。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便,严重时可能出现血便。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疼痛,患儿可能因疼痛哭闹不安。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多见,细菌性肠炎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饮食宜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或高糖饮食。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拉肚子吃蒙脱石散好吗?

宝宝拉肚子可以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但需结合病因判断是否适用。

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并吸附病原体及毒素,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引起的急性腹泻。该药物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常见病原体有物理吸附作用,可减少水样便次数。但需注意蒙脱石散不能杀灭病原体,严重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对于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导致的腹泻,需先解决根本病因。两岁以下婴幼儿使用时需严格按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便秘。

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无乳糖配方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腹泻。若出现血便、持续发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蒙脱石散能治口腔溃疡吗?

蒙脱石散一般不能治疗口腔溃疡。口腔溃疡通常与局部创伤、免疫异常或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黏膜表面圆形溃疡伴疼痛。

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主要用于缓解腹泻症状,通过覆盖消化道黏膜发挥吸附作用。其药物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针对口腔黏膜修复或抗炎,无法促进溃疡面愈合。口腔溃疡治疗需选用具有局部消炎、镇痛或促进愈合作用的药物,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西地碘含片等。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若溃疡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急性肠炎什么原因?

急性肠炎可能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肠道缺血等原因引起。患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

1、饮食不当

食用腐败变质食物或暴饮暴食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生冷辛辣食物可能诱发肠道痉挛。过量饮酒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这类情况可通过短期禁食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缓解症状。

2、病原体感染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污染食物后引发感染。部分患者伴随里急后重或黏液血便。确诊需进行粪便培养或抗原检测。

3、药物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化疗药物会引起肠上皮细胞凋亡。常见症状为水样腹泻伴腹部绞痛,停药后多可自行缓解。

4、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或海鲜类食物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麸质不耐受导致乳糜泻患者出现脂肪泻。部分患者伴有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等过敏表现。

5、肠道缺血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低血压导致肠道灌注不足。多见于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典型表现为剧烈腹痛与便血。需紧急进行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急性期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消旋卡多曲等药物。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避免摄入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肠炎怎么处理好得快?

急性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过敏反应、肠道缺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初期建议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稀粥等低纤维食物。随着症状改善可逐步过渡到低脂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糖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00毫升。

2、补充水分

每15-20分钟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24小时补液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可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溶液,含钠75mmol/L、葡萄糖75mmol/L。若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3、药物治疗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山莨菪碱解痉,但发热超过38.5℃时应避免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

4、物理治疗

腹部热敷可缓解肠痉挛,使用40-45℃热水袋隔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手法需轻柔,避开右下腹麦氏点区域。发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肠穿孔、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时需急诊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肠段切除术、肠造瘘术等,术后需禁食胃肠减压,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缺血性肠炎若发生肠坏死,需在发病6-8小时内行血管介入或肠切除手术。

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循序渐进,2-3周内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及高脂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处理食物前彻底洗手。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但免疫缺陷患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怀孕 食管炎 病毒性肠炎 肩关节结核 脑动脉夹层 副球孢子菌病 肝内胆管结石 梅克尔细胞癌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