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贫血吃什么可以补血?
贫血通常可以通过食物补充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来加快恢复健康。建议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内脏、红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绿色蔬菜、水果,同时搭配维生素C食物促进铁吸收。 1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铁元素是改善贫血最关键的营养,优质铁来源包括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红肉如牛肉、羊肉和禽肉等动物性食材,它们含有的血红素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贝类如螺、蛤蜊也是优质铁的来源。如果是植物性食物,可选择菠菜、紫菜、黑木耳等富含非血红素铁的蔬菜。植物性铁的吸收较低,建议搭配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如橙子、西红柿。 2补充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维生素B12是血液生成不可或缺的物质,动物性食物如鸡蛋、奶制品如牛奶、酸奶、鱼类如沙丁鱼、三文鱼等都是维生素B12的优质来源。长期素食者或因吸收障碍导致缺乏风险较高的人群,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保健品,但使用前需咨询专业 3补充含有叶酸的食物 叶酸是造血系统的重要维生素,特别适合孕期女性预防和改善贫血。可以选择绿色蔬菜如菠菜、生菜、芦笋、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豆类如扁豆、鹰嘴豆等富含叶酸的食物。维持适量、均衡摄入,可以帮助增强身体血液的生成能力。 4促进铁吸收的技巧 多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西红柿、猕猴桃,能够有效提高铁的吸收率。应减少同时摄入茶、咖啡等含鞣酸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影响铁的吸收。 对于贫血人群,合理调整饮食是改善症状的重要方式,同时还需了解贫血的病因。如果通过饮食调理数周后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尽快就医检查。贫血严重者可能需要铁剂等药物治疗,确保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恢复健康。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一般什么原因导致血压高?

血压高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慢性肾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原因引起,血压高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控制体重、改善睡眠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与基因遗传相关。建议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异常。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调节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血压升高。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基础,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3、肥胖: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肥胖者通过减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建议采用健康饮食结合运动的方式,如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配合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

4、慢性肾病: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体内水钠平衡,导致血压升高。慢性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以减少肾脏进一步损伤。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每日12.5-50mg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每日50-100mg是常用方案。

5、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改善睡眠质量,降低血压。同时,减重、避免仰卧位睡眠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如低盐低脂、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于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导致血压值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血压值偏高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以及慢性疾病等。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或近亲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以降低发病风险。

2、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摄入过多盐分会使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

3、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体重增加、血管弹性下降,进而引起血压升高。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4、长期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学会情绪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对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

5、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会间接导致血压升高。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功能、体液平衡等机制引起血压波动。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等,有助于控制血压。

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每次持续30-60分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定期监测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生完孩子血压高怎么回事?

生完孩子血压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压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因素:分娩后身体处于恢复阶段,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建议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

2、激素水平变化: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急剧下降可能影响血管张力,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菠菜、香蕉等,帮助调节激素平衡。

3、心理压力:产后照顾新生儿、睡眠不足等因素可能增加心理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建议与家人分担育儿任务,保证充足睡眠,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压力。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部分女性在妊娠期间已出现高血压,产后可能持续或加重。需密切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一次,或拉贝洛尔片100mg每日两次,控制血压水平。

5、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产后可能遗留高血压问题。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治疗如静脉注射硫酸镁,预防并发症。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脂肪食物。

产后高血压的管理需结合饮食、运动和护理。饮食上应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土豆、番茄,帮助调节血压。运动方面,建议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瑜伽、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增强心血管功能。护理上,定期监测血压,记录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恢复。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降压药吃了血压还高是怎么了?

降压药吃了血压还高可通过调整用药、生活方式干预、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等方式治疗。降压药效果不佳可能与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足、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生活方式未改善等原因有关。

1、药物选择:降压药种类繁多,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5mg/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10mg/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50mg/天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剂量不足: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减量,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确保药物达到治疗浓度。

3、依从性差:漏服、错服药物会影响降压效果。建议使用分药盒、设置服药提醒,或选择长效制剂提高依从性。

4、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能导致顽固性高血压。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手段排查继发性因素。

5、生活方式: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会抵消药物作用。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改善血压控制需综合干预,包括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等。建议患者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复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可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这些措施均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外痔 后肾腺瘤 慢性腹泻 脐尿管瘘 脑棘球蚴病 肩关节半脱位 纳尔逊综合征 咳嗽变异性哮喘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