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宝宝头部被撞了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头被撞了后头晕头疼怎么回事?

头部受到撞击后出现头晕头痛可能与脑震荡、颅内压增高、软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

脑震荡是头部外伤后常见的轻度脑损伤,通常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颅内压增高多因脑组织水肿或出血导致,头痛呈持续性且可能伴随呕吐、视物模糊。头皮或颈部软组织损伤也会引发局部疼痛和反射性头晕。若撞击力度较大或出现持续加重的头痛、频繁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需警惕颅内出血可能。

建议受伤后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24小时内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出现意识障碍或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壳撞了个小包怎么办?

脑壳撞了个小包可通过冷敷处理、观察症状、避免按压、药物消肿、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头部撞击后出现包块通常由皮下出血、组织水肿、毛细血管破裂、颅骨损伤、颅内病变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

撞击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患处,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皮肤有破损则不宜冷敷。

2、观察症状

需密切监测24-48小时是否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儿童需观察有无异常哭闹、嗜睡或拒食。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脑震荡或颅内出血,需立即就医。记录包块大小变化也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

3、避免按压

切勿揉搓或挤压包块,可能加重皮下出血。睡觉时避免患侧受压,婴幼儿需防止抓挠。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有擦伤时可外用碘伏消毒。若包块表面出现破溃渗液,应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处理。

4、药物消肿

肿胀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血肿吸收。儿童患者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对症药物。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5、就医检查

若包块持续增大、伴随剧烈头痛或意识障碍,需急诊进行头颅CT排除硬膜外血肿等严重情况。婴幼儿囟门未闭合者需通过超声检查。高空坠落、车祸等高能量撞击后,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完善影像学评估。

头部外伤后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脑力劳动。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伤后72小时内避免热水浴、饮酒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行为。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每2小时检查一次意识状态,老年人或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延长观察期至1周。恢复期若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状,建议神经内科随访。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头被撞了个包怎么消肿?

头被撞出包块后,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外敷、抬高头部、避免按压等方式促进消肿。头皮血肿多由外力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引起,通常伴随局部疼痛和轻微肿胀。

1、冷敷

受伤后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间断冷敷,每次10-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肿胀和疼痛。注意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皮肤,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

2、热敷

受伤24小时后改为温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可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敷于包块处,每日3-4次。热敷时力度轻柔,避免摩擦导致二次损伤。

3、药物外敷

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乳膏等外用药,有助于消散皮下淤血。若皮肤无破损可配合扶他林软膏缓解疼痛。禁止自行挑破或挤压血肿,防止感染。

4、抬高头部

睡眠时垫高头部15-30度,利用重力作用减轻局部充血。白天保持直立位或半卧位,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持续抬高可降低血管内压力,减缓血肿扩大趋势。

5、避免按压

恢复期间禁止揉搓或按摩包块,洗头时动作轻柔。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出血,建议暂停3-5天。如出现包块持续增大、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骨骨折。

日常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脑震荡征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有助于凝血功能恢复。两周内避免摄入酒精及抗凝药物,若肿胀未消退或出现发热需及时神经外科就诊。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头部撞了个包怎么消肿?

头部撞伤后形成的包块通常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外敷、按摩和观察处理等方式消肿。头部包块多由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局部淤血肿胀引起,轻微撞击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1、冷敷

撞击后24小时内建议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低温能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15分钟左右,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需用干净毛巾包裹防止冻伤。婴幼儿及皮肤敏感者冷敷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

2、热敷

受伤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热力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每日3次每次20分钟为宜。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若包块伴随皮肤破损则禁用热敷。

3、药物外敷

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乳膏等外用药物,有助于消散血肿。中药制剂如跌打万花油也可适量涂抹,但皮肤过敏者慎用。药物涂抹前需清洁患处,每日2次薄层均匀覆盖。

4、按摩

淤青形成48小时后可轻柔按摩包块周围。以指腹顺时针打圈按压,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准,每次5分钟每日2次。注意避开眼球、太阳穴等敏感区域,婴幼儿不建议自行按摩。

5、观察处理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包块持续增大或3天未消退需就医排查颅骨骨折。睡眠时垫高头部有助于减轻肿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碰撞。

日常应注意保持伤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包块。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若伴随头痛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表现,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其精神状态变化,夜间应唤醒观察意识是否清醒。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脑袋被撞了个包怎么办?

脑袋被撞了个包可通过冷敷处理、观察症状、避免按压、药物消肿、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头部撞击后形成的包块通常由皮下出血、组织水肿、毛细血管破裂、颅骨损伤、颅内病变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

撞击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处,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促进血管收缩减少渗血,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婴幼儿需缩短单次冷敷时间至10分钟。

2、观察症状

密切监测72小时内是否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瞳孔不等大、肢体无力等异常表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脑震荡或颅内出血,需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和频率。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哭闹、嗜睡、拒食等非典型表现,家长需特别关注。

3、避免按压

肿胀部位禁止揉搓或热敷,外力压迫可能加重毛细血管出血。睡觉时可用软枕垫高头部促进血液回流。日常活动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二次碰撞,儿童患者需限制跑跳等危险动作。

4、药物消肿

若肿胀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血肿吸收。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婴幼儿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避免使用含薄荷脑的外用药。

5、就医检查

出现持续头晕、视物重影、抽搐等症状时,需立即进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强力撞击后,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急诊排查颅骨骨折。老年人及服用抗凝药物者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概率较高,需延长观察期至1周。

头部外伤后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熬夜和用脑过度。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有助于凝血功能恢复。恢复期间禁止饮酒及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日常活动需做好头部防护,运动时佩戴头盔等护具。若包块两周未消退或出现皮肤变色、波动感,需就诊排除血肿机化或感染可能。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乳溢 脱水 舌白斑 食管破裂 肾盏憩室 阿米巴痢疾 鼻中隔溃疡 眶蜂窝织炎 范科尼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