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减肥 > 减肥方法

瘦身健体鞋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穿高跟鞋吗?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建议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会加重腰椎负担,可能诱发或加剧疼痛,主要影响因素有腰椎压力增加、姿势代偿改变、核心肌群失衡、足弓支撑不足、跌倒风险升高。

1、腰椎压力增加:

高跟鞋使身体重心前移,腰椎前凸角度增大,椎间盘后方压力可增加30%以上。长期穿着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导致髓核进一步突出压迫神经根。建议选择跟高不超过3厘米的平底鞋,必要时使用矫形鞋垫分散压力。

2、姿势代偿改变:

穿高跟鞋时人体需通过骨盆前倾、膝关节过伸等姿势代偿维持平衡,这种异常力线会改变腰椎生物力学结构。持续姿势代偿可能引发小关节紊乱,加重椎间盘不对称受压,出现单侧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3、核心肌群失衡:

高跟鞋穿着时腹肌和竖脊肌需持续紧张维持稳定,易导致肌肉疲劳性损伤。核心肌群功能下降会降低腰椎动态稳定性,在弯腰、转身等动作时增加椎间盘突出复发的风险。

4、足弓支撑不足:

多数高跟鞋缺乏足弓支撑设计,足底压力分布异常会通过下肢力链传导至腰椎。足弓塌陷可能引发代偿性脊柱侧弯,加重椎间盘侧方突出程度,表现为行走时下肢麻木加重。

5、跌倒风险升高:

高跟鞋降低踝关节稳定性,在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肌力下降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意外跌倒。突发摔倒可能造成急性椎间盘脱出,严重时需紧急手术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选择具有缓冲性能的运动鞋或矫形鞋,鞋跟高度建议控制在1-2厘米。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强化核心肌群,避免提重物和久坐。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保持适度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急性期疼痛明显时需及时就医,通过磁共振评估椎间盘突出程度,必要时进行牵引或神经阻滞治疗。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月经瘦身黄金期怎么瘦?
月经期间适当调整饮食和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但不存在所谓的"瘦身黄金期"。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代谢和食欲,合理利用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辅助体重管理。 1. 饮食调整 月经前一周和月经初期容易出现水肿和食欲增加。选择高纤维、低盐、富含铁的食物能缓解不适。推荐燕麦粥、菠菜、牛肉等高铁食物,避免过咸的加工食品。每天喝够2000ml温水促进代谢。 2. 适度运动 月经第3-5天身体逐渐恢复,可以进行低强度运动。快走、瑜伽、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30-4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疲劳,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蛋白质。 3. 经期注意事项 经期避免过度节食,保证每天1200大卡以上热量摄入。经期后1周代谢相对较快,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保持规律作息,每天7-8小时睡眠有助于激素平衡。 月经周期确实会影响体重波动,但健康减重需要长期坚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经期前后2-3天体重增加1-2公斤多是水分滞留,不必过度焦虑。建议记录完整月经周期的体重变化,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计划,避免经期暴饮暴食或过度运动。如有严重经期不适或体重异常波动,建议咨询妇科或营养科医生。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穿高跟鞋小腿肌肉鼓出怎么回事?

穿高跟鞋小腿肌肉鼓出可能与肌肉代偿性肥大、跟腱缩短、血液循环受阻、足弓力学改变及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

1、肌肉代偿性肥大:

长期穿高跟鞋会导致小腿后侧腓肠肌持续收缩以维持身体平衡,肌肉因过度使用出现代偿性增粗。这种情况在脱下高跟鞋后肌肉仍可能保持紧张状态,建议通过拉伸运动放松肌肉,必要时可进行物理治疗。

2、跟腱缩短:

高跟鞋迫使踝关节长期处于跖屈位,跟腱逐渐适应性缩短。当改穿平底鞋时,缩短的跟腱会牵拉小腿肌肉形成隆起,可能伴随足跟疼痛。可通过渐进式跟腱拉伸训练改善,严重者需康复治疗。

3、血液循环受阻:

高跟鞋改变下肢重力分布,使小腿肌肉持续紧张压迫血管,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长期可能引发肌肉水肿和肉眼可见的膨出,常伴有酸胀感。建议间断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穿戴医用弹力袜缓解症状。

4、足弓力学改变:

高跟鞋使身体重心前移,足弓支撑力下降,小腿肌肉需额外发力维持稳定。这种异常力学负荷可能造成肌肉形态改变,表现为腓肠肌下端异常膨大。定制矫形鞋垫可帮助恢复足弓功能。

5、神经压迫:

鞋跟过高可能压迫腓总神经分支,导致肌肉异常收缩或局部肿胀。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足背麻木或刺痛感,需及时更换鞋履,严重神经压迫需就医进行神经松解治疗。

建议日常控制穿高跟鞋的时长,单次不超过4小时,可选择3-5厘米的中跟款式。工作场所备一双平底鞋交替穿着,下班后可用热水泡脚配合从下往上的小腿按摩。运动方面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加重小腿负荷的爬楼梯或跳跃动作。饮食注意补充镁元素如坚果、深绿色蔬菜帮助肌肉放松,控制钠摄入防止水肿加重。若肌肉鼓出伴随持续疼痛或皮肤颜色改变,需及时排查深静脉血栓等严重情况。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在中医治疗中癫痫患者如何强身健体、减少发作?

癫痫患者通过中医调理强身健体、减少发作需综合运用中药固本、经络疏通、饮食调养、情志调节及适度运动五种方法。

1、中药固本:

中医认为癫痫与肝肾阴虚、痰火扰神相关,可选用定痫丸、天麻钩藤饮等方剂滋肾平肝。针对痰湿体质患者,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2、经络疏通:

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调节脑部气血,耳穴压豆可长期刺激神门、皮质下等反射区。推拿采用头面部穴位点按配合背部膀胱经循行推擦,每周2-3次有助于稳定神经功能。

3、饮食调养:

避免辛辣发物及高糖饮食,推荐百合莲子粥宁心安神,山药茯苓羹健脾祛湿。可适量食用核桃、黑芝麻等补益肝肾食材,忌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

4、情志调节:

采用五音疗法中羽调音乐如古琴曲流水舒缓情绪,配合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疏导肝气。每日坚持冥想练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诱发发作。

5、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拳、五禽戏等柔缓运动,单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游泳、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运动时需家属陪同。春季晨练宜避风邪,冬季选择室内活动保暖防寒。

癫痫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亥时21-23点前入睡以养三焦经。饮食遵循"三定"原则定时、定量、定温,春季适当食用荠菜、香椿等升阳食材,冬季可炖服羊肉汤温补。建议每月记录发作情况与调理效果,定期复查脑电图。发作控制稳定者可尝试园艺疗法,通过种植薄荷、薰衣草等芳香植物疏解压力,但需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注意防寒保暖,尤其保护大椎穴区域免受风寒侵袭。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穿高跟鞋扭成踝关节脱位手术加康复治疗逐渐恢复?

踝关节脱位后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可逐步恢复功能。恢复过程涉及手术复位固定、阶段性康复训练、疼痛管理、关节稳定性重建及长期功能锻炼。

1、手术复位固定:

急性踝关节脱位需通过手术修复撕裂的韧带及关节囊,常用方式包括关节镜下微创修复或开放手术内固定。术后需石膏或支具保护4-6周,确保韧带在正确位置愈合。手术能纠正关节错位,但需配合后续康复避免僵硬。

2、阶段性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分三阶段康复: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度和冰敷消肿为主;中期加入踝泵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后期进行单腿平衡垫训练和慢跑过渡。每阶段持续2-4周,由康复师根据肌力恢复情况调整进度。

3、疼痛管理:

术后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反应,康复期采用超声波、低频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慢性疼痛需排查是否存在创伤性关节炎,必要时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4、关节稳定性重建:

通过本体感觉训练增强神经肌肉控制,包括闭眼单腿站立、不稳定平面训练等。严重韧带松弛者可考虑佩戴功能性护踝1-2年,尤其在高强度运动时需额外保护。

5、长期功能锻炼:

恢复运动前需完成专项测试,如8字跑、侧跳评估。建议终身坚持提踵训练、瑜伽球平衡练习,每周3次水中行走减轻关节负荷。女性应避免连续3天以上穿着超过5厘米高跟鞋。

康复期间建议每日补充500毫克钙质及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多食用三文鱼、菠菜等抗炎食物。睡眠时抬高患肢15厘米减轻水肿,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心肺功能。术后6个月需复查核磁评估韧带愈合情况,一年内避免足球、滑雪等高风险运动。长期穿高跟鞋人群应加强足踝肌群力量训练,工作场合可备平底鞋交替穿着。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热门标签

肝血管瘤 乳腺腺病 乳头皲裂 松果体瘤 肾错构瘤 扁桃体结石 单侧肺气肿 前列腺脓肿 肱骨髁上骨折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