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中枢性发热是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怎么办?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脑出血中枢性发热通常由颅内压增高、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冰袋、冷毛巾敷于额头、腋下等部位,降低体表温度。温水擦浴也是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蒸发散热帮助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导致酒精中毒。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不超过4次、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日2次等退热药物。针对中枢性发热,可考虑使用溴隐亭片2.5mg/次,每日2次调节体温中枢功能。

3、监测体温:定时测量体温,记录变化趋势。使用电子体温计或红外测温仪,确保测量准确性。体温持续升高或超过39℃时,需及时就医进一步处理。

4、降低颅内压:脑出血患者常伴随颅内压增高,可通过甘露醇注射液20%浓度,125ml/次,每6-8小时一次或呋塞米注射液20mg/次,每日1-2次减轻脑水肿,缓解发热症状。

5、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温,确保空气流通。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刺激。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适当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怎么回事?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是由于脑出血后损伤体温调节中枢导致,需及时就医并采取降温、药物及对症治疗。脑出血后,血液进入脑组织或脑室,可能直接损伤下丘脑或影响其功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中枢性发热。这种发热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且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佳。 1、降温处理:中枢性发热患者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袋冷敷、温水擦浴等,避免体温过高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 2、药物治疗: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顽固性发热,可考虑使用冬眠合剂或镇静药物。 3、对症治疗:针对脑出血本身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等,有助于缓解发热症状。 4、监测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或受凉,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 5、康复与预防:脑出血患者需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降低复发风险。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同时注意日常护理和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中枢性发热多长时间可治愈?
中枢性发热多久可治愈。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为中枢系统病变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而引起的发热,中枢性发热常见的病因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外伤脑手术之后,以及癫痫和恶性的高热,酒精戒断等因素,均可引起中枢性发热发生。 中枢性发热的恢复时间,要取决于中枢系统功能恢复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如脑出血后脑功能恢复稳定的话,一般在两周左右,中枢性发热可以治愈。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中枢性发热要怎么治疗?
中枢性发烧,需要采取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退烧治疗,在临床上,采取温水擦浴、酒精浴、带冰帽、枕冰袋,应用氯丙嗪冬眠降温治疗。 中枢性发烧多见于脑部疾病,如脑梗死、脑外伤、颅内手术等。中枢性疾病会引起高烧不退,一般的退烧药物,很难把体温降下来,要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 另外,出现中枢性高烧,还会合并神志精神改变,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等,严重的病情变化,一般愈后较差。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中枢性发热怎么治疗?
中枢性发热的患者要及早就诊检查,看是由何种原因导致的发热的情况。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恶性高热者停用麻醉药,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多喝一些水。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痛经 脱水 牛皮癣 拔毛狂 恋物症 松果体瘤 肺棘球蚴病 痛性肌痉挛 代谢性碱中毒 口腔恶性肿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