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根管治疗好还是拔牙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拔牙后舌头发麻怎么回事?

拔牙后舌头发麻可能与局部麻醉、神经损伤、术后炎症、血肿压迫、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观察、药物缓解、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

1、局部麻醉:拔牙过程中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可能暂时影响舌部神经功能,导致麻木感。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麻醉效果消退后症状会自行缓解。

2、神经损伤:拔牙过程中可能对舌神经造成轻微损伤,导致麻木。轻度损伤可通过服用维生素B1片1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片500μg,每日3次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恢复。

3、术后炎症:拔牙后创口可能引发局部炎症,波及舌部神经。可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缓解疼痛,同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次保持口腔卫生。

4、血肿压迫:拔牙后局部血肿可能压迫舌神经,导致麻木。可通过冷敷每次15分钟,每日3次减少肿胀,必要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预防血栓。

5、心理因素:拔牙后患者可能因紧张或焦虑产生舌部麻木的主观感受。可通过深呼吸练习、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咨询心理

拔牙后舌头发麻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鸡蛋、牛奶等。适当进行舌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拔牙拆线后多久可以正常饮食?

拔牙拆线后通常需要1-2天的时间恢复,之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拆线后初期应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1、初期饮食:拆线后的第一天,建议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粥、豆浆、鸡蛋羹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对伤口造成机械性刺激,有助于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

2、软食过渡:第二天开始,可以尝试食用软烂的食物,如煮烂的面条、蒸熟的蔬菜、豆腐等。这类食物质地柔软,既能提供营养,又不会对伤口产生过多压力,适合口腔尚未完全恢复的阶段。

3、避免刺激:拆线后一周内,应避免食用辛辣、酸性或过热的食物,如辣椒、柠檬、热汤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伤口,延缓愈合过程,甚至导致局部炎症或感染。

4、逐步恢复:一周后,如果伤口无明显不适,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避免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硬糖等,以免对牙龈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愈合效果。

5、保持清洁:拆线后应继续保持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滞留。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触碰伤口区域,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拆线后饮食恢复过程中,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牛奶、新鲜蔬果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恢复。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拔牙后多久可以用漱口水?

拔牙后通常建议24小时后再使用漱口水。使用漱口水时需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避免含酒精成分,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或影响愈合。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是为了防止血凝块脱落,影响伤口恢复。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但不要用力过猛。使用漱口水前可先用温盐水轻轻漱口,帮助清洁口腔并促进愈合。

1、术后护理: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防止血凝块脱落。术后24小时可用温盐水轻柔漱口,清洁口腔并促进愈合。温盐水的比例为1杯温水加入半茶匙盐,每天2-3次,每次漱口30秒。

2、漱口水选择:24小时后可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漱口水,避免含酒精成分。推荐使用含氯己定或西吡氯铵的漱口水,每天2次,每次漱口30秒,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伤口愈合。

3、清洁技巧:使用漱口水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可先将漱口水含在口中,轻轻晃动后吐出,避免直接冲击伤口区域。术后一周内尽量避免使用电动牙刷或牙线,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4、饮食注意:拔牙后避免食用过热、过硬或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建议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汤、豆腐等,同时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促进愈合。

5、恢复观察:拔牙后需注意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如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吸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拔牙后饮食以温凉、软烂为主,如粥、汤、豆腐等,避免过热、过硬或辛辣食物。术后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鸡蛋等,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口腔清洁,定期用温盐水或温和漱口水漱口,避免细菌滋生。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吸烟,以免影响恢复。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立事牙疼能拔牙吗?

立事牙疼可通过拔牙、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立事牙疼可能与智齿萌出、牙龈炎症、牙周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咀嚼困难等症状。

1、智齿萌出:智齿萌出时可能因空间不足导致牙龈受压,引发疼痛。可通过局部冷敷、使用消炎漱口水缓解症状。若智齿位置不正或反复发炎,建议拔除。

2、牙龈炎症:牙龈炎症常因口腔卫生不良或食物残渣堆积引起。可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饭后漱口和刷牙。

3、牙周感染:牙周感染可能由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或甲硝唑片200mg,每日3次控制感染。

4、局部护理:局部护理包括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缓解疼痛,或使用含有苯佐卡因的局部麻醉凝胶涂抹患处。

日常护理中,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增强牙龈健康。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拔牙或进一步治疗。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80岁老人拔牙的危害?

80岁老人拔牙可能增加出血、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需谨慎评估身体状况后再进行。老年人拔牙的危害主要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和基础疾病有关,拔牙前需充分评估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1、出血风险: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凝血功能减弱,拔牙后容易出现持续性出血。拔牙前需检查凝血功能,必要时术前补充维生素K或血小板,术后压迫止血时间需延长。

2、感染风险: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拔牙后易发生局部感染或菌血症。术前需控制口腔感染,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3、心脑血管意外:拔牙过程中疼痛、紧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脑卒中等。术前需评估心脑血管状况,控制血压和血糖,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4、骨愈合延迟:老年人骨质疏松,牙槽骨愈合能力下降,拔牙后可能长期不愈或形成干槽症。术前需评估骨密度,术后避免过早使用义齿,必要时进行骨移植。

5、全身状况影响: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拔牙可能加重原有疾病或导致全身状况恶化。术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在内科医生协助下进行拔牙。

老年人拔牙需特别注意术后护理,包括饮食调理、口腔清洁和全身状况监测。术后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硬、过热食物;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密切观察出血、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疾病,减少拔牙需求。对于必须拔牙的情况,应选择经验丰富的口腔在条件完善的医疗机构进行,确保安全。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霍乱 小儿脑瘫 尿道狭窄 肾性糖尿 肝胆管结石 阿尔茨海默病 肺泡微结石症 坏死性筋膜炎 纳尔逊综合征 1型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