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恶性贫血是什么意思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恶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恶性贫血的症状主要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和食欲减退。恶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的疾病,可能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1、面色苍白

恶性贫血患者因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皮肤黏膜呈现苍白色,尤其以面部、手掌和眼睑结膜明显。这种苍白与普通贫血不同,可能伴随皮肤轻微黄染,因无效红细胞生成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舌面光滑发红,称为牛肉舌。

2、乏力

由于组织缺氧,患者会感到持续疲劳和肌肉无力,轻微活动即气喘。这种乏力感在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且休息后难以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手脚麻木或刺痛感,这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髓鞘损伤有关。

3、头晕

脑部供氧不足导致眩晕感,尤其在体位改变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发作,伴随视物模糊或耳鸣。长期未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

4、心悸

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以弥补携氧不足,表现为心跳加速、心前区不适。听诊可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速。长期贫血未纠正可能引发贫血性心脏病。

5、食欲减退

胃肠道黏膜萎缩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出现厌食、腹胀等症状。特征性表现为舌炎伴味觉减退,患者常描述食物味道变淡。部分病例伴随体重下降和腹泻,与肠上皮细胞更新受阻有关。

恶性贫血患者需保证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肝脏、鱼类、蛋奶制品摄入,同时补充叶酸丰富的深绿色蔬菜。避免过度烹煮导致营养素流失,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时应严格戒酒。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一次,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二甲双胍者需加强筛查。出现手脚麻木、步态不稳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恶性贫血是什么病?
恶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严重贫血类型,主要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其核心原因是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或叶酸摄入不足,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头晕、皮肤苍白等。治疗方法包括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必要时进行医疗干预。 1、遗传因素 恶性贫血可能与遗传有关,部分人群存在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的遗传倾向。例如,某些人可能携带与内因子缺乏相关的基因突变,导致维生素B12无法被有效吸收。对于这类人群,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并提前干预尤为重要。 2、环境因素 饮食不均衡是恶性贫血的重要诱因。长期素食或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酗酒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酸药)也可能干扰维生素B12的吸收。 3、生理因素 恶性贫血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胃酸分泌减少,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胃肠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克罗恩病)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4、病理因素 恶性贫血的病理机制主要与内因子缺乏有关。内因子是一种由胃壁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负责与维生素B12结合并促进其吸收。当内因子缺乏时,维生素B12无法被吸收,导致贫血。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攻击胃壁细胞,进一步加重病情。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维生素B12注射:对于严重缺乏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注射维生素B12,以快速补充体内缺乏。 - 口服维生素B12补充剂:对于轻度缺乏或预防性治疗,口服补充剂是一种方便的选择。 - 叶酸补充剂:如果叶酸缺乏是主要原因,医生会建议服用叶酸片。 2、饮食调整 - 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牛肉、鸡肉、鱼类、乳制品和蛋类。 - 多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菠菜、甘蓝)、豆类和柑橘类水果。 3、医疗干预 - 对于因胃肠道疾病导致的吸收障碍,可能需要治疗原发病。例如,使用药物控制胃炎或炎症性肠病。 -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修复胃肠道结构异常。 恶性贫血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补充和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恶性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
恶性贫血通常是缺铁性贫血,可能由饮食不当、药物因素或胃切除术引起。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铁元素的食物,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建议调整饮食,增加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也会造成铁元素流失,需医生指导停药并选择其他治疗方式。胃切除术后,影响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与利用,可使用补铁剂治疗,如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另外,肝硬化等因素也可能引起恶性贫血,建议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增生性贫血恶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是一种由造血原料缺乏或急慢性失血引起的造血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病因包括长期营养不良、缺铁、缺锌、吸烟、酗酒等导致的造血原料不足,以及外伤、泌尿系统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原因导致的失血过多。治疗上,可通过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药物改善症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恶性贫血能治好吗?
恶性贫血是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治疗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治疗,如规范用药、饮食均衡,可以治愈。然而,病情严重时,如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心脏损害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治疗困难,甚至不能治愈。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确诊后接受针对性治疗,并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利于疾病康复。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急性疼痛 颅骨骨折 尿路感染 脑脊液漏 呼吸道异物 桡神经麻痹 虹膜新生血管 落叶型天疱疮 色素性荨麻疹 纹状体黑质变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