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控制不住身体乱动叫什么病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手指头骨折后握不住怎么回事??

手指头骨折后握不住可能由骨折未完全愈合、肌腱粘连、神经损伤、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骨折未完全愈合

骨折后骨痂形成需要时间,若过早活动可能导致愈合延迟。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异常活动。需通过X线确认愈合情况,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药物促进愈合,配合石膏固定。

2、肌腱粘连

骨折伴随的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粘连。表现为手指活动时牵拉痛和活动受限。可通过超声波治疗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缓解粘连,严重时需行肌腱松解术。

3、神经损伤

骨折碎片或肿胀可能压迫指神经。表现为手指麻木感和肌力下降。早期可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配合电刺激治疗,严重者需神经探查术。

4、关节僵硬

长期固定导致关节囊挛缩。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可通过蜡疗、关节松动术改善,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缓解炎症。

5、肌肉萎缩

制动期间肌肉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握力明显下降。需循序渐进进行握力球训练,配合蛋白质补充,必要时使用支具辅助功能恢复。

骨折后康复期应避免患指过度负重,每日进行被动屈伸练习,水温40℃左右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等。若持续3个月功能未恢复,需复查是否存在内固定物干扰或复杂粘连情况。康复过程中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复诊排除感染。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肾结石手术后尿的次数增多还憋不住是什么原因?

肾结石手术后尿频、尿急可能与术后导尿管刺激、泌尿系统感染、膀胱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尿常规,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术后短期出现排尿异常多与导尿管留置有关。导尿管可能刺激膀胱三角区引发尿意频繁,通常拔管后1-3天症状逐渐缓解。此时建议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避免咖啡因饮料,通过尿液冲刷减少尿路刺激。若伴随排尿灼痛或尿液浑浊,需警惕尿路感染可能,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菌药物。

手术中输尿管支架管留置可能改变膀胱储尿功能,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而出现尿急症状。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术后1-2周内,支架管取出后多数患者症状自行消失。期间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控尿能力,每日进行3-4组收缩肛门运动,每组持续10秒。少数患者可能因手术损伤神经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伴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可确诊,必要时需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避免憋尿行为。饮食注意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等食物,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帮助碱化尿液。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需立即返院进行膀胱镜和泌尿系CT检查,排除结石残留或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定期复查24小时尿钙、尿酸等代谢指标,预防结石复发。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女人小便控制不住是什么原因?

女性小便控制不住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盆腔器官脱垂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常见于产后女性、中老年人群。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可能出现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或雌激素软膏,必要时选择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多由膀胱过度收缩引起,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可能与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或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配合膀胱训练改善症状。

3、混合性尿失禁

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备压力性和急迫性特征,常见于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黏膜萎缩,盆底支持力减弱。需结合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联合盆底康复训练。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失控漏尿,可能与膀胱感觉神经敏感化有关。建议记录排尿日记,避免摄入咖啡因,遵医嘱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或米拉贝隆缓释片调节膀胱功能。

5、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时膀胱解剖位置改变可导致排尿障碍,常见于多产、长期腹压增高者。轻症可用子宫托支撑,重症需行盆底重建手术。伴有尿失禁时可配合使用盐酸丙哌维林片改善症状。

日常应注意避免憋尿,控制饮水量在每小时200毫升以内,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干燥。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便秘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每组收缩8-12次,每日3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至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凝血功能有问题是不是止不住血?

凝血功能有问题确实可能出现止血困难的情况,但具体表现因病因不同存在差异。凝血功能障碍可能由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异常等因素引起,常见于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硬化等疾病。轻微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或自发性瘀斑是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内脏出血或关节积血。

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时,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表现为针尖样瘀点、牙龈渗血或月经量增多。凝血因子缺乏者多表现为深部组织血肿、关节腔出血,且创伤后出血呈延迟性。血管性血友病则兼具皮肤黏膜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的特点。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术后或拔牙后异常出血,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遗传性凝血障碍如血友病往往自幼发病,获得性凝血异常可能伴随肝病症状或长期服药史。抗凝药物过量会导致广泛皮下瘀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则表现为多部位渗血伴休克。极少数情况下,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会以顽固性出血为首发症状。

出现不明原因瘀斑、反复鼻出血或伤口渗血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女性患者需警惕月经过多。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是确诊的关键,确诊后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或预防性输注凝血因子。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尿管拔了,小便控制不住怎么办??

尿管拔除后小便控制不住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可采用凯格尔运动,每日进行3组收缩练习,每组持续收缩5-10秒后放松。训练需保持6-8周,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仪效果更佳。产后女性或前列腺术后患者尤其适合此方法。

2、膀胱训练

制定规律排尿计划,初期每1-2小时排尿1次,逐渐延长间隔至3-4小时。排尿时集中注意力,避免用力挤压腹部。记录排尿日记监测尿量变化,持续4-6周可改善膀胱感觉功能。适用于膀胱敏感度异常患者。

3、药物治疗

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可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能调节膀胱神经信号传导,盐酸米多君片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应在泌尿外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

低频电刺激通过肛门或阴道电极刺激盆底神经,每周2-3次,12次为1疗程。电磁椅治疗利用交变磁场促进盆底肌修复。体外磁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合术后早期康复。需配合专业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5、手术治疗

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针对重度括约肌损伤,膀胱扩大术用于低顺应性膀胱。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2周,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存在手术失败和并发症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使用成人护理产品防止皮肤浸渍。进行提肛运动时保持正常呼吸节奏,避免屏气用力。若出现发热、血尿或持续漏尿超过1个月,需及时复查尿流动力学检查。长期卧床者应每2小时翻身并做下肢活动,预防泌尿系感染。

李青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热门标签

动脉炎 肺大泡 恋物症 品他病 卵巢囊肿 食管狭窄 多形性脂肪瘤 急性心肌梗塞 脱发性毛囊炎 缺铁性吞咽困难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