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癫痫

什么样的癫痫长大会好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发烧不吃药自己会好吗 介绍宝宝非药物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不吃药可能会自行好转,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体温低于38.5摄氏度且精神状态良好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物理降温是宝宝发烧时的常用非药物干预手段。体温在37.3-38.5摄氏度之间时,可减少衣物、保持环境通风,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散热,可选择温开水或稀释的果汁。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除继续物理降温外,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嗜睡、拒食、抽搐等症状。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散热困难。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症状加重,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老年人晕了一会好了咋回事?

老年人短暂晕厥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脑血管痉挛、低血糖或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能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快速起身时可能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平卧后数秒至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日常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若频繁发作,需排查降压药物过量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病变。

2、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可能导致心输出量骤减。发作时伴有心悸、胸闷,心电图可捕捉异常节律。可能与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需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3、脑血管痉挛

颈动脉斑块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伴随单侧肢体麻木或言语含糊,症状多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可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改善循环,颈动脉超声检查明确血管状况。

4、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过量或进食不足时,血糖低于3.9mmol/L会出现冷汗、手抖。立即进食糖果或葡萄糖口服液可缓解,长期需调整胰岛素剂量。需与胰岛素瘤鉴别,后者需手术切除异常胰岛组织。

5、慢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或消化道出血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脑组织缺氧引发晕厥。伴随面色苍白、乏力,血常规显示红细胞减少。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同时排查胃癌、结肠息肉等潜在出血病灶。

老年人晕厥后应监测血压、血糖变化,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日常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建议记录晕厥前诱因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既往心电图、血常规等资料供医生综合评估。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茵陈长大后是什么样子?

茵陈长大后呈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茎直立、叶片羽状分裂、花序呈圆锥状,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茵陈是菊科蒿属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茵陈成熟植株高度可达50-100厘米,茎部呈圆柱形,表面有纵棱,基部木质化。叶片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约1-4厘米,宽约1-3毫米,叶缘常反卷。花期7-10月时,茎顶会生出圆锥状花序,由多数卵形或椭圆形的头状花序组成,直径约1.5-2毫米,花序基部有苞片3-4层。花冠管状,黄色,外层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果实为瘦果,长约0.8毫米,表面光滑无毛。

茵陈多生长于山坡、路旁、河岸等向阳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新鲜植株具有特殊香气,干燥后香气更为浓郁。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春季采收的幼苗或秋季采收的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者称茵陈蒿。传统医学认为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茵陈栽培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采收时注意保留根部以利再生,加工时需阴干或晒干,避免暴晒导致有效成分流失。使用前需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切段后干燥贮存。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苯丙酮尿症长大了会没事了吧?

苯丙酮尿症患者长大后仍需终身控制饮食并监测血苯丙氨酸水平。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若不持续干预可能引发智力损伤、癫痫、行为异常等并发症。

苯丙酮尿症的核心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终身管理。新生儿期通过筛查确诊后,需立即启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严格控制天然蛋白质摄入,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替代。即使成年后代谢需求降低,仍需维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安全范围。部分患者可尝试沙丙蝶呤治疗,但多数经典型患者仍需依赖饮食控制。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执行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需定期进行神经心理评估。

该病管理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遗传代谢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等。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水平,妊娠期女性需将血苯丙氨酸控制在更严格范围。目前基因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传统治疗仍是主要手段。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坚持规范治疗的患者可拥有正常寿命和接近正常的生活质量。

苯丙酮尿症患者及家属应掌握食物苯丙氨酸含量计算,避免高蛋白食物如肉类、鱼类、乳制品等。可选用低蛋白米面、特殊配方奶粉等医用食品。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进行骨密度、甲状腺功能等并发症筛查。通过专业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患者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但疾病管理需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婴儿肠绞痛多久会好?

婴儿肠绞痛一般持续1-4个月会自行缓解,多数在3-4月龄时症状消失。

婴儿肠绞痛是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引起的常见现象,典型表现为每天固定时间哭闹超过3小时、每周发作超过3天且持续超过1周。症状通常在出生后2-4周出现,早产儿可能延迟至校正月龄2周后发作。喂养方式对病程影响较小,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婴儿的恢复时间相近。发作期间婴儿会伴随面部潮红、握拳蹬腿等表现,但哭闹停止后进食和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部分婴儿可能因肠道敏感需要更长时间适应,但超过6月龄仍持续发作需排查牛奶蛋白过敏等病理性因素。

家长可通过飞机抱、腹部按摩、白噪音等方式缓解婴儿不适,哺乳母亲可尝试暂时回避牛奶等易致敏食物。记录每日哭闹时间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若出现呕吐、血便、体重不增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避免过度喂养和吞咽空气,使用防胀气奶瓶并保持喂奶后拍嗝,多数婴儿随着神经系统和肠道功能发育会逐渐改善。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黑癣 虱病 扁骨盆 蛲虫病 乳头状囊腺瘤 输入袢综合征 必需脂肪酸缺乏 女性假两性畸形 泌尿生殖系滴虫病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