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每天二十个仰卧起坐好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十个月发烧38.5度怎么办?

十个月宝宝发热38.5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因素有关。

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少量多次补充母乳或温水,预防脱水。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需明确感染类型后针对性用药。

建议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暂停添加新辅食。如出现抽搐、持续嗜睡或发热超过72小时,需立即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十个月宝宝肠绞痛症状,白天夜里突然哭闹怎么回事?

十个月宝宝白天夜里突然哭闹可能与肠绞痛有关,肠绞痛通常由肠道功能紊乱、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腹部按摩、调整喂养方式、使用益生菌、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肠道功能紊乱

十个月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肠道蠕动不协调可能导致肠绞痛。表现为突发性哭闹、双腿蜷缩、面部涨红,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家长可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帮助排气,或用温热毛巾敷肚脐周围。若反复发作,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2、食物过敏

添加辅食后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蛋白、鸡蛋等,引发肠道痉挛性疼痛。常伴有皮疹、腹泻或呕吐。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或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过敏反应。

3、乳糖不耐受

宝宝肠道内乳糖酶不足时,无法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导致腹胀、肠鸣。哭闹多发生在喂奶后,大便呈泡沫状。可尝试换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颗粒。哺乳期母亲应减少高乳糖食物摄入。

4、肠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伴发热、腹泻。需就医检查血常规和粪便常规,确诊后使用蒙脱石散止泻,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5、胃食管反流

食道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使胃酸反流,刺激食道引发疼痛。宝宝哭闹时伴随吐奶、拒食、弓背等表现。应少量多次喂奶,喂后竖抱拍嗝。严重时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促进胃肠蠕动。

家长应注意保持喂养规律,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每天可做被动操促进肠道蠕动。记录哭闹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帮助医生判断病因。若哭闹伴随发热、血便、呕吐胆汁或持续超过2小时,需立即就医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日常可准备婴儿专用暖水袋,温度不超过40℃,每次热敷不超过10分钟缓解不适。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做仰卧起坐小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做仰卧起坐后小肚子疼可能与肌肉疲劳、乳酸堆积、运动姿势不当、腹肌拉伤或胃肠不适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休息调整、热敷按摩、规范动作等方式缓解。

1、肌肉疲劳

初次进行仰卧起坐或运动量突然增加时,腹直肌等核心肌群可能出现暂时性疲劳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运动后12-24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腹部肌肉酸胀、按压痛,活动时加重。建议采取间歇性训练,初期每组练习不超过15次,训练后对腹部进行静态拉伸,如猫牛式伸展,帮助肌肉恢复。

2、乳酸堆积

无氧运动状态下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当代谢速度低于生成速度时,乳酸在腹部肌肉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灼痛感。通常伴随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走促进乳酸代谢,饮用碱性水或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有助于酸碱平衡。

3、动作不规范

错误动作如颈部前伸代偿发力、腰部反弓离地等会导致髂腰肌过度紧张,牵拉附着点引发下腹部深层疼痛。典型表现为起身时腹股沟区域刺痛。建议采用屈膝位练习,双手虚放耳侧而非抱头,起身时保持下巴与胸骨间距恒定,感受脐部向脊柱方向收缩。

4、腹肌轻微拉伤

运动前未充分热身或瞬间爆发用力可能导致腹肌纤维微损伤,疼痛点固定且按压时锐痛明显,可能伴随局部轻度肿胀。急性期应停止训练并冰敷10分钟,48小时后改用热敷,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或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抗炎药物。

5、胃肠功能紊乱

饱餐后立即运动可能引发肠系膜牵拉痛或胃肠痉挛,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肠鸣音亢进。可能与运动时内脏血流减少、肠道机械刺激有关。建议餐后1小时再运动,出现症状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饮用温水缓解痉挛。

日常应注意运动前进行5-10分钟动态热身如高抬腿、侧弓步转体等,运动后做婴儿式拉伸放松腹部肌群。训练强度遵循每周递增不超过10%的原则,选择软硬适中的瑜伽垫避免脊柱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放射性痛、血尿等异常症状,需及时排查疝气、泌尿系结石等疾病可能。运动期间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肌肉修复。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做仰卧起坐肚子疼怎么回事?

做仰卧起坐肚子疼可能与肌肉劳损、乳酸堆积、腹直肌拉伤、胃肠功能紊乱、疝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热敷、调整运动强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短时间内重复进行仰卧起坐可能导致腹部肌肉过度收缩,引发局部肌纤维微损伤。表现为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腹部钝痛,按压腹直肌时有明显酸胀感。建议立即停止运动,用热敷袋敷在疼痛部位15分钟,每日重复2次。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乳酸堆积

无氧运动状态下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当代谢速度跟不上生成速度时,乳酸在腹部肌肉中蓄积刺激神经末梢。通常表现为运动后即刻出现的灼烧样疼痛,伴随肌肉僵硬感。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代谢,或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加速乳酸清除。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颗粒缓解症状。

3、腹直肌拉伤

运动前未充分热身或动作不规范可能导致腹直肌部分撕裂,常见于突然加大训练强度时。典型症状为做卷腹动作时突发锐痛,可能伴随局部淤青。需立即冰敷患处并佩戴腹带固定,急性期后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严重者需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必要时进行超声引导下PRP注射治疗。

4、胃肠功能紊乱

饭后立即运动可能因腹腔压力变化引发胃肠痉挛,常见于本身有慢性胃炎的人群。疼痛多位于脐周,伴随恶心腹胀。建议调整运动时间至餐后2小时,发作时可服用颠茄片解痉,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日常需避免高纤维食物摄入过多。

5、疝气发作

原有腹股沟疝或脐疝患者在仰卧起坐时可能诱发疝囊嵌顿,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局部包块。需立即平卧并手法复位,失败者需急诊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3个月内禁止任何增加腹压的运动,可使用聚丙烯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

运动后出现持续超过48小时的腹痛,或伴随发热呕吐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普外科就诊。日常运动前应充分热身10分钟,从每天15个标准动作开始循序渐进增加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含钠钾的电解质水,避免立即进食刺激性食物。有慢性腹部疾病者建议选择平板支撑等低腹压运动替代仰卧起坐。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做仰卧起坐肚子疼还能继续做吗?

做仰卧起坐时出现肚子疼一般不建议继续做,可能与肌肉拉伤、乳酸堆积或腹内脏器受压有关。

仰卧起坐过程中腹部肌肉持续收缩,若动作不规范或运动强度过大,可能造成腹直肌轻微撕裂,表现为局部酸痛或刺痛。此时继续运动会加重肌肉损伤,延长恢复时间。运动后适当热敷、减少次日训练量可缓解症状。部分人群因核心力量薄弱,运动时乳酸代谢不足,也可能引发短暂性酸胀感,通常24-48小时可自行消退,期间应避免重复刺激腹部肌群。

少数情况下,剧烈腹痛可能提示腹股沟疝嵌顿、肠痉挛或女性盆腔疾病。若疼痛呈撕裂样、伴随恶心呕吐或放射至腰背部,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排查。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疝气病史或处于月经期的人群,应避免高强度卷腹动作,可选择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训练替代。

运动前充分热身能降低肌肉拉伤风险,建议从每天10-15个标准仰卧起坐开始循序渐进。如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肿胀发热,需到骨科或普外科就诊。日常可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软组织修复,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运动。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尿毒症 鼻损伤 蚕豆病 风湿病 结肠瘘 腹腔脓肿 恶性脑膜瘤 骨化性肌炎 特纳综合征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