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褥疮的并发症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褥疮用什么药膏最好?

褥疮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溃疡,需根据创面分期和感染情况选择药物,严重者需及时就医清创。

1、磺胺嘧啶银乳膏

磺胺嘧啶银乳膏适用于伴有感染的褥疮创面,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该药物可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但使用前需清除坏死组织,过敏体质者慎用。

2、莫匹罗星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适用于浅表性感染褥疮。该药物能减少细菌定植,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需配合定期翻身减压等基础护理措施。

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适合肉芽生长期的褥疮,能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使用时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与碘伏等消毒剂同时使用,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以增强疗效。

4、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针对混合感染型褥疮,含有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两种抗菌成分。该药物能协同对抗多种细菌,但深部溃疡需配合外科引流,使用期间需监测肾功能。

5、夫西地酸乳膏

夫西地酸乳膏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褥疮,渗透性较强。该药物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反应,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需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

褥疮护理需坚持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垫减少骨突部位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易发部位,营养不良患者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创面处理应遵循无菌原则,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体温升高或创面恶臭需警惕全身感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严重深部溃疡可能需负压引流或皮瓣移植手术。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发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结直肠癌、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

1、肠穿孔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肠壁变薄,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肠穿孔。肠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症状,需紧急手术治疗。预防肠穿孔需规范使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等药物控制炎症,避免肠道压力突然增高。

2、中毒性巨结肠

中毒性巨结肠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危险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结肠失去收缩功能、异常扩张。患者出现高热、心动过速、腹胀明显等症状,可能并发败血症。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行结肠切除术。

3、结直肠癌

病程超过10年的广泛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风险显著增加。炎症反复刺激导致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最终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建议病程8-10年的患者每年进行结肠镜监测,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考虑预防性结肠切除术。

4、贫血

慢性肠道出血和铁吸收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炎症因子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治疗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等铁剂,严重贫血需输血,同时控制原发病活动度。

5、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腹痛导致进食减少,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表现。营养支持治疗很关键,急性期可考虑肠外营养,缓解期采用高蛋白、低渣饮食,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并发症,坚持规范用药,病情活动时及时就医。饮食宜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加重、发热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诊。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症状?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和视神经病变。这些症状可能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较长和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飞蚊症等症状。视网膜微血管受损导致出血、渗出,严重时可引发视网膜脱离。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关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2、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概率较高,且发病年龄可能提前。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眩光敏感等。高血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变性形成混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

3、青光眼

糖尿病患者患青光眼的风险增加,可能表现为眼压升高、视野缩小、头痛眼痛等症状。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结构改变,阻碍房水排出。治疗包括降眼压药物、激光治疗和手术,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至关重要。

4、黄斑水肿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表现为中央视力模糊、视物变形。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入黄斑区。治疗包括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激光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注射。

5、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可能引起视力下降、色觉异常和视野缺损。高血糖导致视神经血液供应不足和代谢紊乱。治疗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为主,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神经营养药物和手术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出现视力变化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眼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脑手术后的并发症是什么?

脑手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颅内感染、癫痫发作、脑脊液漏、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手术部位、患者基础疾病、术中操作等因素相关,需通过严密监测和针对性治疗降低风险。

1、脑水肿

手术创伤会导致局部血脑屏障破坏,引发血管源性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加剧、意识水平下降,影像学可见脑组织肿胀。需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控制颅内压,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48-72小时为水肿高峰期。

2、颅内感染

开颅手术破坏颅骨屏障可能引发细菌性脑膜炎或手术区脓肿。常见发热、颈强直、脑脊液白细胞升高。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概率。

3、癫痫发作

脑皮层损伤易诱发异常放电,术后早期或数月后均可发生。表现为局部肢体抽搐或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可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持续状态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控制。

4、脑脊液漏

硬脑膜缝合不严密可能导致脑脊液经切口或鼻耳漏出,增加感染风险。漏液糖含量检测可确诊。多数通过抬高床头、腰大池引流保守治疗,顽固性漏需手术修补。

5、脑血管痉挛

常见于动脉瘤术后,血液分解产物刺激血管导致狭窄。表现为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经颅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增快。尼莫地平静脉泵入可改善血管痉挛,严重者需血管内球囊扩张。

脑手术后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保持头高位促进静脉回流。饮食宜选择高蛋白、低钠食物帮助组织修复,控制每日饮水量。康复期避免剧烈活动,循序渐进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出现头痛呕吐、发热或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复查头颅CT。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调整抗凝、抗癫痫等长期用药方案。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颅底骨折的并发症?

颅底骨折可能引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脑积水等并发症。颅底骨折通常由外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并发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脑脊液漏

颅底骨折可能导致硬脑膜撕裂,引发脑脊液从鼻腔或耳道漏出。脑脊液漏表现为清亮液体持续流出,可能增加颅内感染风险。治疗需保持头部抬高,避免用力擤鼻或咳嗽,严重时需进行硬脑膜修补手术。常用药物包括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分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颅内感染

颅底骨折后细菌可能通过骨折缝隙侵入颅内,导致脑膜炎或脑脓肿。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严重感染需手术引流。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污染物接触鼻腔或耳道。

3、脑神经损伤

颅底骨折可能压迫或撕裂嗅神经、视神经、面神经等,导致嗅觉丧失、视力下降或面瘫等症状。神经损伤多为不完全性,可通过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促进恢复,严重损伤需神经减压手术。康复期可配合针灸、理疗等辅助治疗。

4、血管损伤

骨折碎片可能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等血管结构,导致鼻出血、搏动性突眼或假性动脉瘤。血管损伤需紧急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行血管内栓塞或外科修补。治疗期间需控制血压,避免剧烈活动,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辅助治疗。

5、脑积水

颅底骨折后蛛网膜颗粒受损可能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形成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步态不稳等。轻度脑积水可使用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分泌,严重者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分流管功能,避免过度劳累。

颅底骨折患者应卧床休息2-4周,头部保持30度抬高体位。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进行适度肢体活动,但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鼻腔耳道清洁干燥,预防性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近视 多囊肾 膀胱外翻 宫颈息肉 输尿管肿瘤 颞下间隙感染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