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乳腺癌

乳腺癌是原位癌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原位癌可以治愈吗?

原位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愈。原位癌通常由基因突变、长期慢性炎症、环境因素、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手术是治疗原位癌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术式包括局部切除术和微创手术。局部切除术适用于病灶范围较小的患者,微创手术则通过腹腔镜或内镜技术减少创伤。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风险。

2、放疗:放疗适用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患者无法耐受手术的情况。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抑制其生长。放疗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具体方案需根据病灶位置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等通过抑制癌细胞分裂发挥作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免疫药物如PD-1抑制剂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4、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原位癌的重要发病原因,可能与BRCA1、BRCA2等基因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细胞增殖失控、组织异常增生等症状。通过基因检测可明确突变类型,指导个性化治疗。

5、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如胃炎、肝炎可能诱发原位癌,通常表现为局部组织反复损伤、修复异常等症状。控制炎症是预防原位癌的重要措施,可通过抗炎药物、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实现。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胡萝卜,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增强免疫力。护理上需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乳腺原位癌不是癌吗?

乳腺原位癌是乳腺导管或小叶内的非侵袭性癌变,尚未突破基底膜扩散至周围组织。乳腺原位癌虽然属于癌前病变,但其生物学行为与侵袭性癌不同,治疗方式和预后也存在显著差异。

1、定义:乳腺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扩散。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更为常见,占乳腺原位癌的80%以上。

2、诊断:乳腺原位癌通常通过乳腺X线摄影、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筛查发现。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包括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医生会根据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进行诊断和分类。

3、治疗:乳腺原位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见手术方式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保乳手术需结合放射治疗,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还需接受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4、预后:乳腺原位癌的预后通常较好,5年生存率接近100%。但存在发展为侵袭性癌的风险,需长期随访。导管原位癌的复发风险高于小叶原位癌,约20-30%的导管原位癌患者可能在10年内发展为侵袭性癌。

5、随访:乳腺原位癌患者需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同时应关注激素水平变化,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如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乳腺原位癌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物等。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定期复查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检查。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乳腺原位癌为什么会复发?

乳腺原位癌复发可能由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细胞残留、激素水平异常、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复发可通过二次手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控制。

1、手术不彻底:乳腺原位癌手术切除范围不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残留,增加复发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或补充放射治疗,确保肿瘤完全清除。

2、肿瘤残留:即使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仍可能存在微小病灶未被发现。术后辅助治疗如放射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可降低残留肿瘤细胞的活性,减少复发可能。

3、激素异常: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原位癌。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20mg每日口服或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复发。

4、免疫低下: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通过增强免疫力,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D等,可提高机体对肿瘤的防御能力。

5、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使肿瘤细胞更具侵袭性和耐药性。基因检测可帮助识别高风险患者,靶向治疗如帕博西尼125mg每日口服或奥拉帕利300mg每日口服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治疗。

乳腺原位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迹象。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早期肺癌属于原位癌吗?

早期肺癌不一定属于原位癌,原位癌是肺癌的一种早期阶段,但早期肺癌还包括其他类型。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未发生浸润和转移,属于肺癌的最早期阶段。早期肺癌则范围更广,除了原位癌,还可能包括浸润性肺癌的早期阶段,此时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

1、原位癌:原位癌是肺癌的最早期阶段,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未发生浸润和转移。原位癌通常通过手术切除即可治愈,预后良好,无需放化疗。

2、早期浸润癌:早期浸润癌是指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此时肿瘤体积较小,通常通过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或靶向治疗,预后较好。

3、微小浸润癌:微小浸润癌是介于原位癌和浸润癌之间的过渡阶段,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但浸润范围较小。治疗方式与早期浸润癌类似,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辅以术后治疗。

4、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5、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必要时联合放疗。由于小细胞肺癌易发生转移,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早期肺癌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分期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增加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复发和转移。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胃癌的原位癌能治好吗?

胃癌的原位癌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疗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长期胃部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原位癌是胃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局限于胃黏膜层,未侵犯深层组织。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常见术式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复发情况。

2、药物治疗:对于术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辅助使用化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口服,1000mg/m²,每日两次、奥沙利铂静脉注射,130mg/m²,每三周一次和替吉奥口服,40-60mg,每日两次。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

3、放疗辅助:对于局部浸润较深或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可考虑术后辅助放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总剂量45-50Gy,分25-28次完成。放疗期间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预防放射性胃炎等并发症。

4、定期随访:原位癌患者治疗后需长期随访,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监测病变部位是否有复发。同时进行腹部CT或超声检查,评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随访期间需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5、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腌制、熏烤等可能致癌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胃癌原位癌患者应遵循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如西兰花、胡萝卜、苹果等,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肌腱炎 铍中毒 脑动脉瘤 甲状腺结核 慢性结肠炎 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卟啉病 恐怖性焦虑障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族链球菌性先天性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