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体检科 > 检验科

检查眼底必须散瞳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吃了聚乙二醇4000散后不排便?

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后未排便可能与药物起效时间、个体差异或用药不当有关。聚乙二醇4000散主要用于缓解便秘,通常服药后24-48小时内可产生排便效果。若超过此时间仍未排便,需考虑是否存在剂量不足、水分摄入不足或肠道功能异常等情况。

聚乙二醇4000散通过保留肠道水分软化粪便,其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因肠道蠕动缓慢或对药物敏感性较低,可能出现起效延迟。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水分不足会导致药物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老年人或长期便秘者肠道反应性可能降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见效。某些特殊病理状态如肠梗阻、巨结肠等也会影响药物效果,此时继续用药可能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建议观察48小时后若无排便,可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通便方案。日常生活中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配合适量运动促进肠蠕动。避免自行增加药量或联用其他泻药,防止电解质紊乱。若伴随腹痛、呕吐或便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检查。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眼底有出血点是怎么回事?

眼底有出血点可能由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外伤性视网膜出血、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眼底检查、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发点状出血。患者常伴随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需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诊,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配合低盐饮食和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微动脉瘤破裂形成出血点。多伴有视力下降、飞蚊症等表现。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改善微循环,严重时需玻璃体切割手术。

3、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可造成静脉迂曲扩张,血管渗漏产生火焰状出血灶。急性期可能出现突发视力下降。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可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新生血管,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

4、外伤性视网膜出血

眼球挫伤或震荡伤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常见于年轻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视网膜裂孔,早期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化瘀,配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缓解水肿,出血量大时需玻璃体腔灌洗。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因凝血功能障碍引发视网膜出血。往往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全身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原发病治疗同时可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禁用抗凝类药物。

发现眼底出血点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揉眼,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用眼距离,每用眼1小时需远眺5分钟。若出血点持续增多或伴随视力骤降,应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三岁宝宝散光能治好吗 三岁宝宝散光的几个矫正方法介绍?

三岁宝宝散光通常可以矫正,但无法完全治愈。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多数与角膜或晶状体形态异常有关,可通过光学矫正和视觉训练改善视力。

散光矫正主要依靠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框架眼镜能有效补偿角膜不规则屈光力,减少视物模糊和眼疲劳。对于规则散光,柱镜片可精准矫正特定轴向的屈光度;不规则散光可能需要特殊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视觉训练如眼球运动协调练习、聚焦调节训练等有助于改善双眼视功能。部分儿童随年龄增长,散光度数可能自然降低,但需每半年复查屈光状态。

高度散光或合并弱视时,需配合遮盖疗法或弱视训练仪器。极少数先天性角膜畸形导致的严重散光,待成年后可考虑角膜激光手术。矫正期间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眼底激光治疗费用是多少?

眼底激光治疗一般需要1000-5000元,具体费用与治疗方式、病变范围、所在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相关。

眼底激光治疗费用主要受激光类型和治疗面积影响。常规视网膜光凝术费用通常在1000-3000元,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局部治疗。全视网膜光凝术因覆盖范围较大,费用可达3000-5000元。部分特殊激光设备如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水肿,费用可能更高。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一线城市费用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治疗前需完善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该部分费用另计。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底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及强光刺激。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怎么办?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密切监测等方式治疗。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播散引起。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核心措施,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需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有助于改善患儿全身状况。密切监测体温、呼吸、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该病起病急骤,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治疗期间应保证患儿充分休息,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疟疾 扁平疣 弓形腿 妊娠反应 蜂窝织炎 慢性胃炎 输尿管囊肿 乳房发育不良 门静脉海绵样变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