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怎么做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中成药、植物提取制剂、辅助治疗药物及解痉止痛药。

1、抗生素:

抗生素是尿路感染的核心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和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阴性菌有效;头孢克肟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单纯性感染;呋喃妥因则多用于下尿路感染的预防性治疗。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

2、中成药:

临床常用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三金片含金银花等成分,具有清热通淋功效;热淋清颗粒能缓解尿频尿急症状。中成药多用于轻症患者或配合抗生素使用,需注意辨证施治。

3、植物制剂:

蔓越莓提取物和马尿酸前体药物属于植物源性治疗选择。蔓越莓中的原花青素可抑制细菌黏附膀胱壁;马尿酸在尿液中分解为苯甲酸发挥抑菌作用。这类制剂适合反复感染者的辅助预防。

4、辅助药物:

碳酸氢钠等碱化尿液药物可增强某些抗生素疗效。当出现明显尿痛时,医生可能开具黄酮哌酯等缓解膀胱刺激症状的药物。辅助用药需与主治疗方案配合使用。

5、解痉止痛:

山莨菪碱等平滑肌松弛剂能减轻排尿时的痉挛性疼痛。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胆碱受体缓解症状,但青光眼患者禁用。严重疼痛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反复感染者建议记录排尿日记,排查糖尿病等潜在诱因。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完成用药疗程后需复查尿常规。出现发热或腰痛应立即就医排除肾盂肾炎可能。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输卵管造影术怎么做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术一般会有轻微不适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输卵管造影术的疼痛感受主要与个体痛阈差异、输卵管通畅度、操作手法、造影剂类型、心理紧张程度等因素有关。

1、痛阈差异:

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感度存在生理差异。痛阈较低者可能在宫颈钳夹或造影剂推注时出现明显酸胀感,而痛阈较高者仅感觉轻微不适。术前使用解痉药物可帮助缓解子宫收缩带来的不适。

2、输卵管通畅度:

输卵管堵塞患者推注造影剂时阻力增大,可能引发阵发性绞痛。通畅的输卵管仅会产生温热扩散感。术中实时影像监测能帮助医生调整推注压力,减轻因阻塞导致的疼痛。

3、操作手法:

经验丰富的医师采用渐进式推注技术,能显著降低不适感。规范的宫颈消毒和轻柔的器械操作可减少阴道刺激,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反射。建议选择具有生殖医学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

4、造影剂类型:

传统碘油造影剂可能引发化学刺激性疼痛,新型水溶性造影剂渗透压更接近体液,疼痛感较轻。对碘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更换非离子型造影剂,避免过敏反应加重不适。

5、心理因素:

过度紧张会导致盆底肌肉痉挛,放大疼痛感知。术前进行呼吸训练和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焦虑。部分医院提供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

术后建议卧床休息1-2小时,观察有无阴道出血或过敏反应。两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预防逆行感染。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选择瑜伽等温和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感染等并发症。检查后三个月内是备孕黄金期,建议通过基础体温监测配合超声检查把握排卵时机。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怎么办?

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导尿管护理、增加水分摄入、调整生活习惯及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感染通常与术后免疫力下降、导尿管使用、尿路结构改变、细菌定植及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治疗:

术后尿路感染多由细菌引起,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磷霉素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尿常规变化,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2、导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管是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避免尿液反流。导尿管应定期更换,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细菌侵入风险。

3、增加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淡绿茶等,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滋生细菌的机会。

4、调整生活习惯: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憋尿、久坐及剧烈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适量补充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柑橘、猕猴桃,增强尿路黏膜防御能力。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尿常规,3个月后行膀胱镜检查。若出现尿频尿急加重、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可监测肿瘤复发及尿路功能恢复情况。

膀胱癌术后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以提升免疫力。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夜间排尿2-3次减少尿液滞留。心理上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日记,观察尿液颜色及量的变化。术后半年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恢复期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脑梗塞做造影需要多长时间?

脑梗塞做造影一般需要30分钟到2小时,实际时间受到检查类型、患者配合度、血管条件、并发症处理、影像分析等因素的影响。

1、检查类型:

脑血管造影分为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两种。常规造影需穿刺股动脉插管,耗时约1-2小时;CT血管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全程约30分钟。选择何种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疗机构设备条件决定。

2、患者配合度: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静止,尤其头部不能移动。配合良好的患者可缩短检查时间;若患者因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影响操作,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物,这会延长准备时间约20-30分钟。

3、血管条件:

血管迂曲或动脉硬化严重的患者,导管置入难度增加。血管变异者可能需要更换导管或调整入路,此类情况会使操作时间延长30-50分钟。部分老年患者因血管脆性增加,操作需更加谨慎。

4、并发症处理:

约5%患者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轻度过敏需暂停检查并给予抗过敏药物,耗时增加15-20分钟;严重血管痉挛可能需血管扩张药物,处理时间延长30分钟以上。术前评估过敏史可降低此类风险。

5、影像分析:

造影结束后需由放射科医师即时判读影像,确认有无血管狭窄或闭塞。简单病例分析约需10-15分钟;复杂病变需多角度重建图像,分析时间可能达30分钟。急性脑梗塞患者往往需要神经内科医师共同参与评估。

术后建议卧床休息6-8小时,穿刺部位需加压包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饮食以低脂、低盐为主,可适量食用黑木耳、海带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恢复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头痛、呕吐或穿刺部位肿胀需立即就医。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尿路感染无法入睡怎样缓解?

尿路感染导致失眠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局部热敷、药物干预、排尿管理和心理放松等方式缓解。尿路感染引发的睡眠障碍通常由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炎症刺激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水:

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量可减少夜间排尿次数,但白天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以冲刷尿道。建议选择碱性水或淡竹叶水,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排尿后可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局部热敷:

下腹部膀胱区热敷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排尿疼痛和尿急感。使用40℃左右热水袋,每次15-2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热敷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同时通过温热刺激分散排尿不适的注意力。

3、药物干预: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配合黄酮哌酯等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中成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需注意抗生素使用周期,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4、排尿管理:

采用定时排尿训练,每2-3小时主动排尿1次,避免憋尿加重感染。排尿时身体前倾有助于排空膀胱,排尿后做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夜间可使用成人护理垫减少起床频率,但需及时更换预防皮肤刺激。

5、心理放松:

睡前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或渐进式肌肉放松,减轻因排尿不适产生的焦虑情绪。听轻音乐、冥想引导能转移对尿路刺激的过度关注。保持卧室环境黑暗安静,室温控制在20-24℃之间。

日常需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压迫尿道。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冬瓜、黄瓜等利尿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避免性生活,恢复期注意同房前后清洁。适度进行八段锦、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忌剧烈运动加重尿路刺激。若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血尿需及时就医。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猝死 湿疹 角膜炎 胃泌素瘤 甲状腺结节 舌咽神经痛 糖尿病前期 睾丸鞘膜积液 胎粪堵塞综合征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