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狐臭

耳屎和狐臭怎么治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耳屎多还大怎么办?

耳屎多且硬块较大时,可通过软化清理、器械取出、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具有保护作用。当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可能形成硬块堵塞耳道。对于较硬的耵聍,可先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或橄榄油软化,每日滴耳数次,连续使用几天后耵聍可能自行排出。若软化效果不佳或耵聍位置较深,建议使用专业耵聍钩或吸引器由医生操作取出,避免自行掏挖导致耳道损伤或鼓膜穿孔。部分人群因外耳道狭窄或慢性炎症易反复形成耵聍栓塞,需定期到医院耳鼻喉科清理。

日常避免频繁掏耳,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减少耳道刺激可降低耵聍过度分泌。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狐臭可以做基因检测吗?

狐臭一般是指腋臭,可以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与腋臭相关的遗传因素,但腋臭的发生通常与环境因素、个人卫生习惯等也有一定关系。

基因检测能够发现与腋臭相关的特定基因变异,例如ABCC11基因的突变。这类基因检测通常通过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或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可帮助判断遗传风险。但需注意,即使检测到相关基因变异,也不一定意味着必然出现腋臭症状,因为环境因素如汗腺分泌旺盛、细菌分解汗液等也会影响症状表现。

对于已出现明显腋臭症状的人群,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有限,更建议通过改善个人卫生、使用止汗剂或就医治疗等方式干预。日常应注意勤洗澡、穿透气衣物,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汗液分泌。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耳屎是湿的怎么回事 湿耳屎出现与三因素有关?

湿耳屎可能与遗传因素、外耳道炎症、外耳道湿疹等因素有关。

湿耳屎在医学上称为油性耵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遗传因素是导致湿耳屎的主要原因,与基因决定的耵聍腺分泌类型有关,表现为耵聍腺分泌旺盛且油脂含量较高。外耳道炎症可能刺激耵聍腺分泌增多,常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伴随耳道瘙痒、疼痛等症状。外耳道湿疹可导致耳道皮肤渗出液增加,与湿耳屎混合后形成黏稠分泌物,多与过敏反应或局部刺激有关。

日常应注意避免频繁掏耳,减少对外耳道的机械刺激。若出现耳道不适、听力下降或分泌物异味,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检查。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大块耳屎是怎么回事?

大块耳屎通常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耵聍积聚可能由外耳道狭窄、不当挖耳、油性耵聍体质、外耳道炎症、异物刺激等因素引起。

1、外耳道狭窄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后天性瘢痕形成会导致耵聍排出困难。这类人群耳道自洁功能较弱,耵聍容易与脱落上皮结合形成硬块。日常可用温热毛巾敷耳促进软化,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强行掏挖。

2、不当挖耳

频繁使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会刺激耵聍腺分泌,同时将耳屎推向深部形成栓塞。正确做法是仅清洁耳廓周围,耳道内部交由专业医生处理。若出现耳闷胀感,可尝试侧头单脚跳辅助排出。

3、油性耵聍体质

部分人群耵聍腺分泌的油脂成分较多,这种黏稠型耳屎更易黏附灰尘形成大块。建议每半年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清理,日常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

4、外耳道炎症

外耳道炎或湿疹会导致皮肤脱屑增加,与耵聍混合后体积膨大。常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感染药物。反复发作者应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5、异物刺激

游泳进水或小虫入耳等异物会刺激耵聍过量分泌。此时切忌自行掏挖,应立即就医处理。长期佩戴助听器或耳机者,需定期清洁设备并保持耳道干燥。

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耳道,洗澡时可用耳塞防水。油性耵聍体质者可每月用橄榄油软化耳屎,但出现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耳内镜评估,采用耵聍钩取出或生理盐水冲洗等专业处理。保持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也有助于减少耵聍过度分泌。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狐臭能彻底根治吗?

狐臭一般能通过规范治疗达到临床根治效果,但存在个体差异。狐臭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注射治疗、激光治疗、外用药物、日常护理等。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大汗腺是根治狐臭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中重度患者。传统手术通过腋下切口直接切除大汗腺组织,微创手术采用小切口刮除或抽吸汗腺。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可能存在血肿、感染等并发症,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2、注射治疗

肉毒毒素注射可阻断神经对大汗腺的调控,抑制汗液分泌。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轻度狐臭或暂时需改善症状者。注射效果通常维持半年左右,需定期重复治疗。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淤青、短暂肌无力等反应,应由有资质的医师操作。

3、激光治疗

激光通过热效应破坏大汗腺结构,具有精准度高、恢复期短的特点。需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治疗期间需避免日晒,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激光治疗对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可能。

4、外用药物

含氯化铝的止汗剂可暂时封闭汗腺开口,抑菌剂能减少细菌分解产生的异味。需长期规律使用,可能出现皮肤刺激反应。使用前需清洁腋下,避免破损皮肤接触。药物不能改变大汗腺功能,停用后症状可能复发。

5、日常护理

保持腋下清洁干燥,选择透气衣物有助于减轻症状。剔除腋毛可减少细菌滋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能降低汗液分泌。这些措施不能根治狐臭,但可作为辅助手段配合其他治疗。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症状,需注意心理调节。

狐臭治疗需根据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建议先到皮肤科就诊评估。治疗后需遵医嘱护理,定期复诊观察效果。日常生活中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后不及时清洁。饮食宜清淡,限制洋葱大蒜等气味强烈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维持治疗效果。若出现治疗部位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便秘 胆结石 肝损伤 鼻前庭炎 膀胱结核 法布里病 急性咽炎 尿道损伤 外耳道外生骨疣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