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宝宝肺部有啰音不发烧正常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为什么脑梗容易出现肺部感染?

脑梗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主要与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误吸风险增加及抗生素使用有关。肺部感染可通过加强护理、调整体位、营养支持、呼吸训练及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

1、吞咽障碍:

脑梗常损伤延髓吞咽中枢或相关神经通路,导致约30%-50%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食物残渣或分泌物误入气道会直接引发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痰量增多。需通过吞咽造影评估后采用糊状饮食,必要时留置鼻饲管。

2、卧床影响:

肢体瘫痪患者长期保持仰卧位,肺底部通气量减少导致分泌物蓄积。研究显示卧床超过72小时者肺部感染风险增加3倍。应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床头抬高30度可降低误吸概率。

3、免疫抑制:

脑梗急性期应激反应促使糖皮质激素分泌,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合并糖尿病者感染风险更高。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可评估免疫状态,必要时补充免疫球蛋白。

4、误吸风险:

意识障碍患者咽喉反射减弱,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率达23%。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伴血氧下降。需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筛查,重度者需禁食并胃肠减压。

5、抗生素滥用:

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导致耐药菌定植。数据显示ICU内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高达18%。应严格遵循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腐维持肌肉力量,保持环境湿度60%左右稀释痰液。注意观察体温和痰液性状变化,出现黄绿色脓痰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复查胸部CT。康复期可练习吹气球等增强肺功能,但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再梗。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两肺底湿啰音常见于哪些疾病?

两肺底湿啰音常见于心力衰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和肺水肿等疾病。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血液淤积,液体渗出至肺泡和间质,形成湿啰音。湿啰音多出现在双肺底部,伴随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应用强心药物。

2、肺炎:

肺炎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导致肺泡内渗出液增多,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辅以祛痰、氧疗等支持措施。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道阻塞和肺结构破坏,易继发感染或出现肺内液体潴留,表现为湿啰音。急性加重期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4、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气道结构异常,分泌物排出不畅,易蓄积继发感染,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典型症状为长期咳嗽、大量脓痰。治疗以控制感染、促进排痰为主,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肺段。

5、肺水肿:

肺水肿时肺泡和间质内液体异常积聚,听诊特征为广泛湿啰音,心源性肺水肿啰音多从肺底开始。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需紧急利尿、扩血管治疗,必要时机械通气。

日常应注意监测呼吸状况,避免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每日饮水量。肺部疾病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保持气道湿润。出现气促加重、咯血等警示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吸烟者应戒烟,空气质量差时减少户外活动。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小孩肺部拉风箱的声音怎么办?

小孩肺部出现拉风箱样声音可能由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异物吸入或先天性气道异常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异物取出术、雾化吸入及气道管理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引发喘鸣音。需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支持为主,配合吸痰护理。

2、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造成气道狭窄,产生高调哮鸣音。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建议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减轻炎症,配合氨溴索促进排痰,严重时需氧疗。

3、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为呼气相延长伴哨笛音。急性发作期首选沙丁胺醇雾化,长期控制需规律使用孟鲁司特钠,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

4、气道异物:

坚果或玩具零件误吸后产生局部湍流音,常伴突发呛咳史。需立即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延误处理可能导致肺不张或继发肺炎。

5、气道发育异常:

先天性喉软化或气管狭窄患儿在哭闹时出现持续性喘鸣。轻症随年龄增长自愈,严重喉梗阻需行喉成形术,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冷空气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梨汁、白萝卜汤等润肺食物。观察呼吸频率、有无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若安静状态下仍有明显喘鸣或出现三凹征,需急诊处理。哮喘患儿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肺功能。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糖尿病人合并肺部感染怎么办?

糖尿病人合并肺部感染可通过控制血糖、抗生素治疗、氧疗支持、营养干预及并发症监测等方式治疗。肺部感染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功能下降、病原体侵袭、慢性炎症反应及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持续高血糖会抑制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加感染风险。需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口服降糖药调整方案,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尔每升。动态监测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发生。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头孢曲松、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对于重症患者需考虑覆盖耐药菌的联合用药方案,疗程通常持续10-14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氧疗支持: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给予氧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对于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支持,严重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4、营养干预: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1.2-1.5克每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应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分5-6餐少量进食。必要时添加维生素C、锌等免疫营养素。

5、并发症监测:

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感染性休克、酮症酸中毒等急症,定期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预防深静脉血栓,每日进行踝泵运动。

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可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每次10分钟,每日3次。恢复期逐步增加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凉,定期进行胸片复查直至病灶完全吸收。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肺部感染用什么抗生素效果好?

肺部感染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具体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患者过敏史及耐药情况决定。

1、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适用于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使用前需确认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合并克拉维酸可增强对产酶菌的抗菌活性。

2、头孢菌素类: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二代/三代头孢对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覆盖更广。其中头孢曲松可作为住院患者经验性治疗选择,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合并感染效果较好。

3、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对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具有独特优势。适用于青少年肺炎或青霉素过敏患者,但需注意其与某些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

4、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呼吸喹诺酮对多数呼吸道病原体均有活性,尤其适合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使用时应评估患者癫痫病史及肌腱损伤风险。

5、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作为广谱强效抗生素,仅用于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或多重耐药菌感染。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以避免诱导耐药菌产生。

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注意居室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左右,吸烟患者必须严格戒烟。若出现持续高热、痰中带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肉瘤 脱肛 胃潴留 间位结肠 急性肾衰竭 输卵管囊肿 1型糖尿病肾病 肾上腺髓质增生 矢状窦旁脑膜瘤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